可能因为喜欢某个封面、书名,或是著者;可能因为某种预感、奇想,使他觉得此书专门为他而写;可能因为在书中找到某个人物或细节,能让他把一切都忘掉;可能因为他相信在任何一本书的任何一页里,也许埋藏着他与这个世界联系的完美叙述。置身于书丛之中,他有一种冒险的冲动,迷信某种不可思议的联想会把他领到美好的目的地。图书馆给了他一个明确的印象:上百万的书卷可能确实囊括了人类所有的经历和体验。在浓郁的书香氛围中,他常常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触,那就是外面的世界所发生的一切,一定可以在这片书海之中找到一种与之相应的文字表述。它们不是为了认识宇宙而创造出来的模式,它们就是宇宙的化身。梦想着对这些文字的重新组合可以解释那浩瀚无边的宇宙,真是很容易使人陷入到一种难以抑制的亢奋之中,似乎宇宙形象的每个细节在这里都得到了文字的反映,从而获得了不朽。
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,文学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。人类不能没有文学,人类之所以需要文学,是源于生命与生存的需要。文学不是别的,文学正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。生命注定要文学化。伟大的文学家总是以深邃和探索的目光打量生活,打量世界,由此把人类从日常的琐碎生活中提升起来,使生活充满了鲜活而生动的色彩。在他们那里,文学不再是一种技巧,而是一种人生,是一种生命状态。在文学作品中,人彻底摆脱了浑浑噩噩的生存方式,从而真正进入到存在的光亮之中,人生在世的意义才彰显出来。文学即生存。真正的文学正是描绘出诗意生存的伟大空间,让生命在敞开的大地与天空间尽情歌唱。文学在大地与天空之间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,把大地呼吸的每一声响,把天空焕发的一切光明,都呼唤到诗意的世界之中,并在那里把它们锻铸得其声铮铮、其光闪闪。大地变得宽广而宁静,天空充满无限的威严,人在其间更是何等的澄明而生动。文学的词语成为联结天空与大地的道路,有了这样的联结,人便从宽广深厚的大地指向崇高神秘的天空,从而进入神性的精神领域。
成熟丰富的文学宝库把人类一切的激情结合起来,并主宰这些激情。经典的文学巨著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,摆脱了同时代的迷信,摆脱了俗套、传统和习惯,让人能在其中领略最罕见和最需要的美德。因此,当人们翻开一部大师的杰作时,便会感到放松和解脱,仿佛在一个黑漆漆的夜晚,风暴吹打着窗户,让大地的气息钻进封闭的房间一般。侧耳细听时,人们会惊讶地听到从这灵魂的森林中升起各个时代的声音以及思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