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凉的银币,感受着那精细的雕工。
阳光洒下,银币反射出耀眼的光泽,其上威严的龙纹和遒劲的“天启通宝”字样,一股热流涌上眼眶。他从未想过,有朝一日能拿到如此丰厚且足额的俸禄。
皇恩浩荡!他紧紧攥着俸袋,心中无声呐喊:“陛下恩同再造,臣贺晨,唯有肝脑涂地,以报天恩!”
环顾四周,不少品级不高的同僚脸上,都映照着与他相似的激动与感激。
这份足俸,对许多勤勉却又清贫的底层京官而言,不啻于雪中送炭,给了他们坚守清廉、为国效力的莫大底气和温暖。
当然,队伍里也混杂着少数眼神复杂、偷偷掂量着这袋银元分量的面孔——今上督察院风宪凶猛,锦衣卫耳目遍地,监察愈发严苛。
俸禄既足,为那点黑钱搭上身家性命……还值当否?许多人心里悄悄打起了算盘。
贺晨按捺住激动,小心翼翼地将俸袋贴身藏好。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灰头丧气的回家,而是先去了一家有名的布庄。
往年只能看看粗布的他,这次直接略过粗布区,指点道:“掌柜,要那匹雨过天青的湖绉,还有这松江三梭细棉。”
结账时,他取出三枚银元置于柜台。
那掌柜顿时双目放光,拈起银元,轻放嘴边一吹,凝神侧耳听那悠长清音,指腹细细碾过规整边齿,顿时眉开眼笑:
“哎呀呀!官爷您这天启宝货,成色十成十,分毫不差,这龙纹更是精妙绝伦!
如今市面可稀罕得紧,商贾们都抢着兑藏,就这成色工巧,小的斗胆给您算二两二钱银!您看可好?”
铺中其他客人纷纷侧目,掌柜甚至上前一步,低声笑问:“官爷若手头宽裕,能否多让几枚与小店?年根周转,有好宝货镇店才好招财啊!”
贺晨一愣,没想到这新钱如此受欢迎,竟能溢价;紧接着在米粮店、南货铺,情形竟也相似。
当他拿出银元付账,店家无不喜出望外,纷纷开出溢价——一枚天启银元,竟能当二两至二两三钱银子使用!
甚至有的店家,看他买的东西不多,宁愿多找些碎银,也要将他手中银元留下大半。
结果一路采买年货下来,看似花费甚巨,实则因银元溢价及部分商户特意“找补”;
最终结算下来,怀中所揣银元只零星少了十几枚,换回的散银铜钱与实物价值相加,已远超原六十枚银元之数!盘算清楚时,连他自己都暗暗咋舌。
雇好一架结实的骡车将满满当当的年货装好,贺晨这才心满意足地坐上车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