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党争加剧,最终留下一个比万历末年更烂的摊子。
“恭顺之心……”李汝华咀嚼着这四个字,布满老年斑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。抛开派系,单论今日乾清宫之事,韩、左等人率众“劝谏”,言辞激烈,步步紧逼,确实有失人臣之礼,逾越了本分。
陛下以此反击,虽狠辣,却……似乎也并非全无道理?至少,这少年天子展现出了万历帝和泰昌帝都极度缺乏的东西——主见和魄力!
他的目光再次落回账册上那令人绝望的数字。辽东军饷、九边粮秣、官员俸禄……处处都是无底洞。
他想起泰昌帝罢矿税时东林党人“与民休息”的欢呼,想起他们弹劾熊廷弼“靡费军饷”的奏章……空谈误国,莫过于此!
然而,在这位被财政重担压弯了腰的老尚书心底,以及许多像他一样早已被折腾得麻木不仁的官员内心深处,乾清宫这场风暴却像投入死水潭的一颗石子,激起了一圈微弱的涟漪。
他们从这位少年天子登基四日来的所为,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缕与万历、泰昌截然不同的气息!
清洗内廷,雷厉风行!登基次日便以雷霆手段拿下御马监掌印等大珰,抄出百万赃银!这份果决与执行力,是万历朝想都不敢想的!
乾清宫对峙,寸步不让!面对阁老、都宪带领的科道清流围攻,不仅不怯场,反而以“恭顺之心”反戈一击,逻辑清晰,气势如虹,最终以铁腕镇压!这份主见和魄力,远超其年龄!目标明确,厌恶空谈!
无论是改制内廷、欲出宫巡视,还是今日处置大臣,新帝的目标都非常明确——他要做事!他要掌控!他厌恶那些以“祖制”、“圣学”为名进行的无谓争论和掣肘!昨夜追赃是为了辽东军饷,今日压制朝堂是为了扫清障碍,其指向性异常清晰——务实!
“或许……或许这位陛下,真的不一样?”一股隐秘的、几乎不敢宣之于口的期待,在李汝华疲惫的心灵中悄然滋生。
他被万历的麻木拖垮了精力,被泰昌的无力耗尽了希望。他早已不奢望什么“众正盈朝”、“圣天子垂拱而治”的理想国。他迫切地渴望的,是一个能带领这艘破船驶出泥沼、能让被党争腐蚀的机器重新运转起来的船长!
更多微不可见的变化,好像都默默的开始出现。
工部营缮清吏司,负责河工的员外郎项承允,散衙归家后听闻了消息。他沉默地吃完寡淡的晚饭,没有参与家人的议论,只是默默走进书房,从落了层薄灰的旧书柜最深处,小心翼翼地抽出了一份卷宗。封面赫然写着——《永平府蓟运河桃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