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登科是靠不住了,焦志行又派了两名门生前去处理此事,谁料竟惹恼了那些举子,竟将那两名官员给骂了个狗血喷头。
至此,焦志行就知此事谁沾谁惹一身骚。
到了此时,焦志行才深觉当首辅之难。
天子有意开海,群臣誓死反抗开海,他这个首辅是如何表态都不对。
开海一事既是陈砚提起,焦志行便想去请陈砚来商讨一番。
谁知派出去的人空着手回来,一问之下才知陈府被士子们围了,他们根本进不去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加入反抗的士子越来越多,除了贡院外,六部门口也开始出现静坐的士子们,竟在六部衙门口拦截官员。
不少六部官员不止不呵斥他们,竟在被拦住后大骂陈砚违背祖制,动摇国本。
凡有官员如此表态,立刻被士子们叫好夸赞。
若有官员不愿表态,立刻便被士子们归入陈砚一派,被大声责问。
往常,士子们对官员们多是逢迎巴结,以期能得到赏识,入了官场后有背景靠山,能受到提拔。
可在此时,他们这些士子变了。
他们不再是为了个人荣辱,是为了大梁。
他们此乃忠义之举,又何惧那些官员?
如此浩浩荡荡之举,将永安帝逼得忧思难眠,将焦志行喊到近前询问事情进展。
焦志行这些日子比永安帝还焦躁,不到十日,他鬓角已全白了。
“那些举子越聚越多,且情绪越发激荡,如今不止京城内,就连京郊几家书院的学生也进了京,如此下去,必要蔓延全国。”
此乃焦志行上任后决定干的头一件事,没想到自己还未动手,就已引起如此大的动荡。
此刻的焦志行无比庆幸自己还未来得及表态完全支持开海,否则他已身败名裂了。
永安帝双手背于身后,在暖阁内来回踱步,整个人已不复往常的内敛。
“就不能找些名家大儒,规劝他们?”
焦志行嘴里全是苦味:“臣已派人去请京城与京郊的几位大儒,他们均不愿出头,还道此乃气节,他们身为先生,更该赞扬,而非阻拦。”
“他们是正义之师,朕便是那要亡国的昏君?”
永安帝大怒。
焦志行也是心力交瘁。
当初徐鸿渐在时,天下无不唾其玩弄权术,把持朝政。他焦志行是敢于对抗奸臣的正义之辈,只需振臂一呼,就能得到天下士子的支持。
可此次,他成了奸臣,竟站在了正义的对面。
如此转变,实在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