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两瓶红酒和昂贵的1902年印本但丁的《神曲》,和余切叙旧。就好像之前的事儿完全没发生过一样,吃完饭之后,绿川亨不胜酒力,红酒和《神曲》都留给了余切。
“意大利版本的书籍?你还看诗呢?你也懂意大利语?”聂伟平很奇怪啊。
要知道,余切打牌打球的时间比看小说的时间多得多。
余切也艳羡的看着这本用牛皮装帧的《神曲》,说:“我有一次提到了巴老年轻时喜欢《神曲》,能用意大利语完整的背诵其中的许多章节,我又说实在不知道送巴老什么感谢他。绿川亨就听到了,帮我准备了这些东西。”
聂伟平啧啧称奇。畅销书的作家,居然让社长成了管家一样的人物,现在是父女齐上阵了。
之后绿川知佳子也成为余切在日本这边的跨洋编辑。知佳子是刚从英国毕业的高材生,和绿川亨一样,对英美文学很有研究。而且还是个二十来岁的大美人。知佳子总是穿着女士西装,妆容精致,在余切面前很注意她的形象。知佳子也和后来日系萌妹子完全相反,不仅高而且身材好,恰恰是女强人一类的人物。
她介入之后,把商业分层的那一套东西玩的很溜。她要求余切上的日本节目,必须在座次上有讲究,要按实际成就和资历来;如果是面对面的文学访谈,那么余切的访谈对象,则最低不能低于芥川提名作家,也就是村上村树这个级别的作家。
这一番操作下来,余切既保持了“作家的神秘感”,又赚到了真金白银。聂伟平羡慕得很,因为就连和他有联系的日本棋手,竟然也拜托他找余切要书籍签名,希望能和这位亚洲级别的作家余切有一些交情。
但谁特么能知道,余切下棋都玩赖的呢?
《小鞋子》分出慈善版和普通版是一个天才般的策划!一些人为了表示自己“是有爱心”的人,专门购买这种书籍,他们甚至打电话给出版社,希望能在封面印上大大的“慈善”两字,否则他们的朋友不知道他们多花了一百日元。
八十年代,一些日本城市和中国的城市结交为友好城市,于是这些城市所在的图书馆和部分学校,也采购了余切的一系列小说……大使馆的宋大使经常被人打听:余先生是否还在东京?希望下一次的聚会上,余先生能到场。
聂伟平又羡慕了:余切,你坐在家里面,大家就认识你了。
“在我认识的所有中国作家里面,你是在日本最受欢迎的,我不知道鲁迅先生当年怎么样?反正他没有活着看到自己在日本受捧。”
“难道你写小说已经天下无敌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