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些,
天津三卫就是在为大宁所属打掩护,是明面上的鱼饵以及幌子。
那么他为什么没有收到信件文书呢?是谁在从中作梗?
陆云逸眼中闪过疑惑,
是有人不想天津三卫到辽东?
又或者要在路上给他使一些绊子?
眼下有两种情况,
若是辽东真的出现寇边之事,损失惨重,
必然是希望新军来到此处,予以支持,
这样一来
阻挠之人或许就变成了朝廷,以及一些与梅义、唐胜宗敌对之人。
若辽东没有寇边之事,阻挠之人就变成了梅义、唐胜宗等辽东之人,因为不想被朝廷安插进眼线。
两种情况,陆云逸更倾向于第二种。
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更严重,信件是哪里被断的?
北平有他们的人,还是山海关有他们的人?
能如此轻松地截断八百里加急,那是不是能截断一些消息往来?
又或者是圣旨、北平传来的密令。
陆云逸心绪沉重,在争斗愈发明显的情况下,原本一些隐藏手段也会一一浮现。
至少眼前这一手段就让他有了很大麻烦。
想到这,陆云逸猛地站起身,对站在门口的亲卫吩咐:
“召集都司府衙一众大人,两刻钟之后在都司正堂议事。”
“是!”
两刻钟之后,府衙的大人们纷纷前来,
行色匆匆,脸上带着凝重。
正堂很快人满为患,他们有些人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。
陆云逸坐在上首,看着手中的一份份文书,
这是经历司整理的目前所有军资调动文书。
等到一众大人纷纷落座之后,
陆云逸挥了挥手,文书姚同辰将文书一份份地发下去。
“诸位大人看看,这是京中都督府以及兵部的调令文书,
我等要为即将到来的天津三卫提供粮草、军械以及所需补给,
如今天津三卫已经出喜峰口了。”
“哗——”
话音落下,正堂忽然变得乱糟糟的,
一位位大人眉头紧皱,面露荒谬。
主持城防的谭威脸色凝重,率先发出质问:
“大人,为何没有提前收到消息?”
“本官也想知道这件事!”
陆云逸眉眼一竖,面露些许狰狞:
“从北平通往大宁的消息被有心人截断、破坏,
为的就是让我等仓促应对,没有时间准备。
而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