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>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> 第44章 历史的暗线2(求月票)

第44章 历史的暗线2(求月票)(3 / 5)

一个人要种二三十亩地,才能够勉强养活自己。”

“我们再来说说当时的总人口和土地。”

“根据推算,夏商时期的人口,少的时候应该在四百万左右,巅峰时期在六七百万。”

“当时国与国并不是直接接壤的,相互之间都隔着大片的荒芜土地。”

“如此广阔的土地,这么少的人口,堪称地广人稀。”

“所以当时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,而非土地。”

因为土地太多了,只要有人随便开垦荒地。

“列国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人口,土地反倒是不那么重要。”

“列国想要变强,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不是侵略他国,而是增加本国人口。”

“有了人,就有了一切。”

“所以夏商时期,列国兼并战争相对比较少。”

马皇后插话说道:“民胜其地者,务开;地胜其民者,事徕。”

这是《商君书》里的话,人多地少就鼓励开荒,地多人少就招徕移民。

马钰摇头道:“此策春秋战国时期才有用,夏商之际是行不通的,至少后一句行不通。”

“当时的列国首要任务就是掌控人口,是不会允许百姓迁徙的。”

“再加上生产力非常低,大家一起干活相互配合才能生产更多产品。”

“所以当时的主要生产方式,就是集中劳动。”

“国家会把人口集中在一个个村子,统一进行管理。”

“人是国家的,土地是国家的,就连耕作的农具也是国家的。”

“生产出来的粮食,留下自己吃的,其余全部都要上交给国家。”

“这种方式一直持续了千多年,直到西周时期才被井田制取代。”

朱标适时问道:“这种制度看起来挺公平的啊。”

“国家统一分配口粮,也解决了孔子说的‘不患寡而患不均’的问题。”

“为何会被井田制取代?”

马钰解释道:“因为经过千多年的发展,生产工具越来越先进。”

“现在我们熟悉的耕犁、耧、耙等工具,逐渐普及。”

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选育,农作物的种子也越来越优良。

多种因素综合之下,亩产提高了一大截。

而生产力的提高,让粮食首次出现了富足。

朱标更加的不解:“生产力提高,粮食更多了,大家的日子不是更好过了吗?”

“完全可以继续采用集中生产的模式,为何要改成井田制?”

马钰有点口干,端起茶杯想要喝

最新小说: 一人:八奇技强?可我内丹已成! 从柯南元年开始建立穿越者联盟 大小姐淫乱日常(NPH) 冲喜侍妾(古言1v1H) 普普通通打工蛇[末世] 漫漫长夜 Re0:当代剑圣竟是我哥? 轻轻【NP】 潮来不钓(年上1v1) 天下凶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