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>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> 第44章 历史的暗线2(求月票)

第44章 历史的暗线2(求月票)(2 / 5)

新词汇新概念,他们需要时间才能理解。

二来是马钰自己水平有限,解释的不够简洁直白。

马钰也知道这些,所以他没有纠结于这几个词汇。

继续往下讲,听着听着他们自然就明白了。

所以这次他没有停顿给两人消化的时间,而是接着说道:

“我们先从夏商时期的情况说起。”

“长辈们根据春秋时期遗留下的资料进行研究,推测出夏商时期的亩产只有三四十斤。”

朱标惊讶的道:“竟然这么低?”

马钰颔首道:“很低,一来是种子的原因,二来是生产工具落后。”

种子是需要选育的,通过人工筛选,农作物的种子越来越好,产量也就越来越高。

前世考古学家在古墓里,找到了西汉时期的小麦,发现当时的麦穗结(果)实率只有现在的一半。

能被当成陪葬品埋在墓里的,肯定是精挑细选的大麦穗。

这也意味着,西汉时期普通小麦的结实率,比现代要低一半还多。

甚至可能只有现代的三分之一。

这是什么概念,种过庄稼的都知道。

夏商时期虽然不种小麦,但不论他们种什么,种子都不可能和现在比。

别说和现在比,就算是和明朝比,也是大大的不如。

生产工具落后就更容易理解了。

耕犁、播种用的耧等等一系列现在常见的工具,在当时还都不存在。

人们工作只有两种方式。

其一,就是用锄头把地翻一翻,然后拉出一道沟,把种子丢进沟里。

其二,地都不用平也不用翻,拿根木棍在地面戳个洞,种子丢进去埋起来就可以了。

也没有什么肥料,最多就是浇水除草。

产量低是非常正常的事情。

一番细致的讲解,马皇后和朱标才接受了这个数据。

即便如此,他们依然觉得不可思议。

亩产三四十斤,搁现在恐怕连种子都收不回来。

他们对夏商时期的落后,也终于有了直观的认识。

同时心中也开始对儒家吹捧的三代之治,产生了怀疑。

就这生产力,百姓的日子能过的多好?

马钰并不知道,自己只是想讲生产力的发展,竟然误打误撞的起到了这样的效果。

见两人都接受了这个产量,才继续往下说道:

“养活一个人,每年差不多需要五百六十斤左右的粮食。”

“还要给来年留种子。”

“也就是说,

最新小说: 天下凶神 冲喜侍妾(古言1v1H) 大小姐淫乱日常(NPH) 普普通通打工蛇[末世] 从柯南元年开始建立穿越者联盟 一人:八奇技强?可我内丹已成! 轻轻【NP】 潮来不钓(年上1v1) Re0:当代剑圣竟是我哥? 漫漫长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