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转。
飞行编队飞过滹沱河,向东而去。
下方不再是平原,地形变成了起伏不定的山区。
半个小时后,飞行编队抵达阜平县上空。
开启机械感知能力的方文,没有从雷达索敌装置中发现日军战机踪迹,也没有发现地面的县城有日军,便通知护航战斗机返航。
而他则带领4架炮舰机降落在阜平县城外的沙河水上机场上。
飞机降落,舱门开启,机舱内的士兵一个个跳上岸,在机场中结成防守阵型。
方文随后下机,与留守在阜平县的独立团军官交谈。
“日军有没有来这里?”
“听城里的人说,有小股日军在山区出没,但随后遭遇了八路军的攻击。”
“八路军在这里也有部队?”
“是的,但人数应该不多,也没有来县城。”
“如果见到八路军的部队,立刻向我汇报。”
“好的。”
一阵交谈后,方文确定了阜平县因为山区地形,没有出现日军大部队。
这样的话,自己这次投放在阜平的防卫部队,应该是可以对付小股日军的。
更别说还有炮舰机,根本不怕没有机械化部队的日军。
他带队进城,拜访了阜平县目前管事的乡绅。
那位自称前清举人还做过官的老者,对目前的情况很关心,方文为他简单说明。
“日军被挡在滹沱河东岸,目前敌我双方胶着,你们这里在太行山区,西面又有五台山相隔,暂时不用担心日军大规模进犯。我准备在这里设一个中转点,用来空袭西面的日军。”
“如此甚好,有什么要求,请尽管说。”老者很开心的同意了。
“就是要多注意日军动向,发现他们在阜平出现,要尽早告知,我们好及时应对。”
“也是,我会通知各村寨的人,大家互通互保,一有发现就烽火相告”
用烽火进行通讯,是古代的军事传信方法,但在阜平山区,却也是个不错的方式。
方文又和老者交谈一阵,留下30条长枪和子弹作为县城防御之用。
老者顿时欣喜,县城里就是缺武器,连忙告谢,还要请方文在县城酒楼吃一顿。
方文婉拒了:“军中事忙,马上就要回去,就此别过。”
随即,他返回水上机场,留下50名士兵,带领4架炮舰机向西飞去。
飞机飞过五台山,前方平原地貌。
机械感知状态下的方文,借此机会观察忻口防线敌我双方情况。
从高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