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在工程师们的驾驶下,这个裸车在实验场上以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,表明动力系统和驾驶控制系统已经没问题了。
随后是武器室。
按照方文的设计,炮塔是可以通过手摇式装置进行转动的,这样就可以进行全方位的炮位瞄准。
同时炮塔有两层,上层是火炮,下层是机枪射击口,机枪可以进行90度角的范围扫射。
至于武器,机枪选择的是7.92毫米子弹的机枪,统一武器子弹口径。
火炮方面却出现问题。
选择什么样的火炮呢?
37毫米火炮威力还是有点小。
方文将目标换向了75毫米的步兵炮。
德国式75mm步兵炮的射程,威力都不错。
装填系统也很完善,如果安装在炮塔中作为主炮,威力会很大。
为此,方文和工程师们展开了讨论。
他们一致认为,主要的技术挑战是如何在狭小的坦克炮塔内安装大口径火炮,并确保火炮的后坐力不会对坦克造成过大影响。
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,是采用更好的液压式反后坐驻退复进装置。
也就是说,原有德国式75mm步兵炮的液压复进装置效果要进一步提升,才能用于坦克。
对此,方文带着工程师开始攻关,他们将液压设备进行改造,提升其功效,然后将整个液压复进装置下面焊接了三脚架连接在底盘上。
这样,当火炮开火后,部分后坐力会传导到底盘然后通过悬挂系统分散掉,部分后坐力会通过液压复进装置来缓解。
这种设计做出后,项目组准备试炮。
在没有外部装甲固定的情况下,他们焊接了临时炮架,然后开始装填开炮。
随着一声炮响,没有装甲的坦克底座猛地往后回退了一点。
这一炮,也意味着,思路是对的。
由此,整个‘泰山松’坦克的内部结构和底座设计制造已经完成,接下来就是外部装甲。
目前各国采用的坦克装甲材质是硅锰钢装甲,这种装甲抵抗子弹没多大问题,但对炮弹的防御力就差很多。
想要防炮弹,就得不断加厚装甲厚度,因此,厚装甲的重型主战坦克就成了战场噩梦。
但这种装甲也有问题,如果一处被多次攻击,就会出现破损。
甚至遭受榴弹炮攻击后,整体装甲会出现破裂情况。
这就意味着硅锰钢装甲太次了,并不是方文理想中的装甲材料。
除了硅锰钢装甲外,实际上还有其他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