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的署名是张小宝,这个……可以质疑,然,要是你想不出更好的治理‘企业’的办法,你最好还是跟着学,要是你有好办法,写出来别人也学习。
总结一番,封良才有了租地和新建四个作坊的计划。
种地不行被他淘汰的人,被他安排到作坊中,村子中的妇人比较多,其他被淘汰的男人不与女人一起工作,去做原料的运输与搅拌的工作。
还有年岁更大的,则是负责给别人做饭吃,反正能用的人都用了,即使是老人也安排到守夜的位置上。
如此做的好处是不让村子的人到外面打工,要是把男的留下种地,他家中的媳妇咋办?呆着不干活?或者是跑到外面去找工作?那男人还有心思种地嘛?
作坊的厂房还没建,封良一面安排人修建房子,平整土地,一面跑到县衙门,询问给工种评级的事情,跟官府说明自己的情况,让官府派人到家里给雇工评级。
稍微有点麻烦,因为种田的评级需要看劳作成果,封良先让官府提上日程,接着又让官府帮助自己的雇工培训,这个是免费的,他不要失业一段时间之内的福利补贴,他要求官府培训的人要按照他的要求专门培训。
官府一般是通盘考虑,但听过封良的话后,觉得可以,就派人过来,三个村子的人多啊,派人来没问题,不算是浪费官府培训机构的人力资源。
这边培训着,封良又跑到汴州开封府,自己写一张大字告示,站在官府的公告板旁边,举起来喊:“免费提供学子义工辅助基地,不仅仅不收取任何费用,而且还提供住宿和餐饮,本地民众善良温和,本地孩子乖巧可爱,本地住宿环境舒适,饮食搭配合理,欢迎各位学子前来。”
封良的喊声吸引来很多人围观,有的人根本不清楚他要干什么,就是凑热闹,有的人则露出恍然神色。
国策十二条中可是有一条说了,学子要想获得科举的资格,必须做满二百天的义工和一百天的免费教学,主要是强调教学,如果愿意的话,之前的二百天也可以用来教学,加起来教三百天,便获得考试的资格了。
眼下大部分人对国策十二条是处在观望时期,真正行动起来的人很少。
封良算是提前吃螃蟹的那批人,见围观的人逐渐增加,眼珠子转转,他又大声喊:“本人承诺,三个月之内,一定建好个图书馆,里面有各种书籍,而且一应书写工具,全由本人承担。
学子们可以一边教孩子,一边自己学习,不需要付出任何的费用,同时本村周围学堂有才学子无数,每月由本人出资举行一次学子交流聚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