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机场,空气中弥漫着冷冽的金属味道,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这种气息所笼罩。姜棠站在候机大厅里,手中紧握着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,她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景砚身上。
景砚正与陈亦和陆子昂谈笑风生,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了轻松和调侃。然而,季驰却显得格外认真,他细心地为景砚整理着围巾,确保他在寒冷的早晨不会感到一丝寒意。
就在这时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,众人的视线不约而同地转向声源处。只见悠怩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,怀里抱着一个黑色的防震包,显然是匆忙赶来的。
悠怩径直走到景砚面前,将黑色的包递给他,说道:“给你的。”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,似乎有些紧张。
景砚接过包,疑惑地看着悠怩。悠怩深吸一口气,解释道:“这是我攒了很久的钱买的,特别实用。”
景砚缓缓打开包,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台当时最新款的录音笔。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,对于这份礼物感到十分惊喜。
悠怩的眼眶微微泛红,他接着说:“你到了那边,想我了就录一段话发给我。没电也没关系,里面有我买的一堆充电线和插头,保证你随时都能使用。”
景砚用力地点了点头,他将录音笔紧紧握在手心,仿佛那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。
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,众人都静静地看着这一幕,没有人说话,只有那无声的情感在空气中流淌。
终于,到了分别的时刻。安检口前,景砚和悠怩最后一次紧紧相拥。景砚在悠怩耳边轻声说道:“等我。”
悠怩强忍着泪水,回应道:“好。”这个简单的字,却蕴含了无尽的思念和期待。
这七年,悠怩的生活就像一条平静的河流,缓缓地向前流淌。
他卖掉了那座承载着许多回忆的老房子,然后在槐城师范大学附近购置了一套温馨的小平层,与爷爷奶奶一同居住。
每天清晨,悠怩都会陪着奶奶去早市,挑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。傍晚时分,他则会骑着那辆小巧的电驴,穿过槐安路口。那条熟悉的小吃街和小拱桥,仿佛是时光的见证者,总能勾起他心底最深处的思念。
悠怩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槐城师范大学,并成为了一名辅导员。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以温柔的方式帮助着每一个迷茫的学生。当有学生因为失恋而痛苦时,他会带他们去小吃街,告诉他们:“吃饱了才有力气难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