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又是十月岁首。
忙忙碌碌地忙过了各项祭祀,装乖扮巧了许久的太子殿下终于得了秦王的应允,得到了足足半日的自由活动时间。
这可是足足半日!
“夫子!”
她连章台宫都没回,半道就下了马车,带着人大摇大摆地去了学宫。
“我想死你们啦!”
人未到,声先至。
正与诸子百家的大贤们一起交流探讨的荀子微怔,无奈地笑笑。
其实如此行为略有些不合乎礼,但看在太子殿下被关了许久终于被放出来的份上,也情有可原。
虽然这个许久也没多久。
但,谁在乎呢?
“殿下。”
在场的大贤们与旁听的学子们纷纷起身,知韫连忙摆了摆手,又笑嘻嘻地往荀子身边走去。
“别这么见外嘛。”
她歪了歪头,“虽然确实几个月没见了,但也别把我当成外人啊,要不然,我可要伤心了昂!”
众人闻之,不禁失笑。
“殿下这是从雍城归来?”
荀子含笑询问,“如何也该先回宫歇息,怎么今日就过来了?”
“我也没别的时间啊!”
知韫不甚在意道,“阿父好不容易才肯放我半日的假、让我透个风,待会儿回去,怕是还得继续在章台殿禁足呢!”
荀子:“……”
身为太子,把被君父禁足这种事情说得这么随意,也是真的……只能说,以秦王这种程度的惩戒力度,也不怪太子总是“我错了,但下次还敢”。
“学宫来了好多新人哦。”
并不知道荀夫子正在又一次感慨秦王惯孩子的太子殿下随口道,“我刚才过来时,乍一看就见了好些不认识的,真可惜,都没时间找他们聊聊天。”
“也不急,有的是时间。”
浮丘伯笑着回了一句,又对着一个少年郎招招手,介绍道,“这是我新收的弟子,唤刘交,楚国沛县人士。”
半大的少年,生得挺清秀,瞧着倒是个安静的性子,跟在他老师身后,乖乖巧巧地行了一礼。
知韫挑了挑眉。
刘交?
拜入浮丘伯门下的刘交,若她没记错,应该就是刘邦的亲弟弟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