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据险而守?
难道他们秦国的将士就真的只能傻乎乎地在险塞外填命?完全可以调整战术,将赵军调动起来打歼灭战。
“赵偃的身体如何?”
——应该快要死了吧?
知韫问道,“郭开或是身处邯郸的间客可有消息么?若赵偃的身体出了状况,那赵国如此部署,倒也合乎情理。”
攘外必先安内。
尤其是在牵扯到王位交接的时候,赵国绝对优先稳固内部。
“你是说……”
嬴政微微迟疑,“若如你所说,确有道理,可他似乎才三十余岁?”
也没个预兆啊。
赵偃也就比他大个几岁,正值壮年,不至于说死就要死了吧?
“这谁知道呢?”
知韫耸耸肩,“具体情况,得等新一批的线报传来,不过我觉得挺有可能的,大父薨逝的时候,也不过三十余。”
嬴政:“……”
说起他那早逝的父王,就不得不信了,虽然先王早逝也有为质多年、损伤身体的缘故,但,这都说不准的。
“那可真是件好事儿。”
他扬了扬唇,“若赵偃果真死了,赵迁不过稚子、尚需倡后摄政,郭开之流能发挥的作用,可就越发大了。”
倡后也就比赵姬强点。
——至少倡后知道要给赵偃吹枕头风、力保赵迁的储位。
只是,既然赵国动荡……
“宝儿。”
秦王跃跃欲试,“你觉得,若现在增兵,可能一举纳赵于秦?”
“……哈?”
知韫仰头看向她爹,满脸写着“你在逗我”,委婉道,“我觉得,咱们还是先纳韩地于秦,比较好一点。”
硬骨头,得慢慢磨。
一个赵国,一个楚国,都不是能够一战而定之的。
嬴政理智上其实也知晓不太可行,但看见一个好机会摆在眼前,难免眼馋一下,蠢蠢欲动地想要趁火打劫。
“真是可惜。”
略有些遗憾地感慨一声,他迅速掐灭有些不切实际的念头,正巧王贲、蒙武等人到了,转而与他们商议起如何巩固并扩大前线的战果。
其实只要能将此次攻占的城池全部消化,就已经达到此次出兵的预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