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合该如此。
荀子很赞同考试制度。
他主张君主专制,使君王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秩序。以考试的方式选取贤才,将选官之权逐步收拢于君王之手,无疑是符合他的政治主张的。
——韩非的许多思想,皆是在他的老师荀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。
“接下来会很忙啊。”
知韫懒洋洋托着下巴,正准备掰着手指头数一下,却见章邯引着一个有些眼熟的寺人脚步匆匆地过来。
“殿下。”
那寺人恭谨一礼,低声道,“蒙中郎遣奴来请殿下回去。”
知韫微愣,“毅师?”
蒙毅随侍在她爹身侧,怎么突然让人请她回去?就算要找她,也该是她爹派人来才对。
“我知道了。”
她匆匆与荀子等人告别,等上了马车才问道,“有何事发生?”
“奴不知。”
寺人只在殿外侍奉,无法得知殿内之事,蒙毅的口风很紧,自然也不可能透露给他,故而他只低声道,“午后时分,有一个似乎叫茅焦的人觐见王上,未几,蒙中郎遣奴来寻殿下。”
“茅焦?”
知韫琢磨了下,恍然大悟。
这不就是那个来劝谏秦王、请秦王迎太后赵姬回咸阳奉养的人?
难怪。
她爹现在大约心情不好了。
“殿下。”
侍立在外的寺人谒者纷纷行礼,知韫只摆了摆手,径直入殿。
“阿父,我回来喽!”
她与蒙毅对了个视线,笑盈盈地提着裙摆走到嬴政身侧,还没来得及说话,就见嬴政分了一叠奏折出来。
“来得正好。”
他头也不抬,“这些你来批。”
“……啊?”
栎阳公主当即神色呆滞,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,伸出手指指向自己,傻愣愣地看着秦王。
“阿父,我才四岁。”
让一个四岁的孩子来批奏折,是不是有点太丧心病狂了。
“不是什么要紧的,你先批着,若是有拿不准,再来问我。”
嬴政淡淡道,“明日朝议之后,你随我一道前往雍城。”
知韫:“……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