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秦廷下令百姓纳粟千石就能拜爵一级。可这种时候,能够纳粟千石的,都是什么人呢?
贵族、豪商。
蝗灾引发饥荒和瘟疫,逼得秦国不得不鬻爵以填充府库。
结果显然是好的,至少,太史公的笔下都不曾写下“人相食”。
可熬过了这一回呢?
十二年,天下大旱,六月至八月乃雨。十五年,地动。十七年,地动,民大饥。十九年,大饥。二十一年,大雨雪,深二尺五寸。
就这,还仅仅是能被太史公给记在《史记》上的天灾。
不敢数,真的不敢数。
历朝历代的崩溃,大抵相同。秦的崩溃,亦早有迹象。
天下未定,秦国上至贵族公卿、下至黎庶黔首,尚且还能团结一心,等天下定了,人心就要开始散了。兼之原本的矛盾只是转移、没有消失,灭六国又增添了许多新矛盾。
别的都不提,就说一点,灭六国前,秦国遇上了天灾可以去抢六国的粮,可灭六国后,还能去哪里抢?
再者,天下都不太平。
原六国的黎庶,不仅不能抢,还得想办法赈灾,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,最完蛋的,是他们还有统战价值。
一言不合真的反秦啊。
粮食就这么多,给了秦地,原六国恨,给了原六国,秦地恨。
人心难定,皆恨秦廷。
嬴政活着,以他的能力还能统筹各地资源、以他的威望还能争取时间来缓和矛盾,等换了胡亥上位,连同赵高一通操作猛如虎地把整个权力中枢都干掉,就彻底压不住了。
这也是她不肯听嬴政的等到五岁之后再接触农墨的原因。
——没有时间。
只要一想到秦国未来几年那连个喘气机会都不带给的天灾和饥荒,知韫就两眼一黑,充满了急迫感。
等到嬴政一统天下,必定要战略重构,这种关键时刻,必须要有安稳的大环境,最起码,基本盘不能丢失。
再让关中秦人来一出“喜迎沛公”,就真的要了老命了。
“章邯!”
栎阳公主给自己打气鼓劲后,扬声问道,“去瞧瞧凉茶煮好了没?好了就赶紧抬过来,记得加点冰块。”
她爹真是胡闹。
万一真把自己给整中暑了咋整?他倒下了,秦国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