压力,以及将秦军的目光吸引到上党、河内,他在河南尹这边就可以趁机打开局面。
可随着袁谭一败,袁军就得退了,河南尹这边,黄权多半是露不出破绽来了。
程昱肯定了一句:“丞相说的是,袁谭前失上党,今又失河内,且用兵不及马超,以至陨落河北大将颜良,似这等屡屡失土丧师之人,非豚犬若何?”
“只是,袁谭这一败,秦军闻之必然士气高昂,军心大振,却是不利于我军攻伐河南尹。”
“愚意,或可先行退兵,来日再战。”
‘退兵!’曹操喃喃着这两个字,神色间露出踌躇的情绪,片刻后他回应道:“夜深了,退兵一事,来日聚众商议再定。”
“是。”程昱应道。
第二日。
就在曹操打算聚众商议退兵一事的时候,一道来自宛城的消息,让他面色上泛起惊讶之色,神色间惑然不已。
这则消息,实为夏侯惇的请罪表,夏侯惇言荆将王威统兵抵近宛城,安营扎寨毕,不数日就焚毁营寨,撤兵南下。
夏侯惇见此情状,以为王威作为声援秦王刘璋的人马,居不过数日就引兵而去,如此敷衍,如此应付,足可见王威胆志怯懦,无有勇略,是一只可以轻易拿捏的软柿子。
所以夏侯惇做出了追击的错失,只是令夏侯惇没有想到的是,王威并非真的撤军南下,而是于一狭道处设伏,就等着他去追,接下来就是夏侯惇中伏兵败的事情。
夏侯惇于文书中请罪道,他作为主将,如今累大军中伏兵败,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,但请曹操降下罪责,好用于服众。
于文书的后半段,夏侯惇为裨将徐晃请功,言徐晃在他追击前进言过,以荆兵突然遁走不合常理,其中恐为埋伏,他没有听从,接着夏侯惇中伏之后,是徐晃引军将他救出伏中,这一次他得以保全性命,全亏了徐晃,非徐晃,他几危殆矣。
最后末尾上,夏侯惇给出了他的疑虑,这一次中伏,他发现荆兵中多有善骑之人,而荆州地处江汉,舟楫之地也,如何坐拥这么多善骑的骑卒。
夏侯惇大胆的猜测了一句,他怀疑是秦军伪装成了荆兵,北上进犯宛城,具体的详情,会在打探清楚后通报。
“行书一封,着元让不可出战,且据守宛城,戴罪立功。”虽是夏侯惇直言请罪,但曹操没有降下罪责,而是交代夏侯惇戴罪立功,不要一错再错。
而后曹操思虑起了夏侯惇在书尾的话语,这一次北上的荆兵中混杂着秦军。
片刻后,曹操目光如电,他想通了一些事情,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