斑、结晶斑。
冼丹想了想,“釉,不是肥润,而是细润,偏薄,也像雍正的。”
“你说釉不够肥润,这一点是对的,的确不是永乐青花。永乐青花的釉质肥厚之中透着晶莹,这小罐的釉质,确实是薄而细润。”
其实,所谓的薄,只是相对的,釉料就一层,厚薄差距不会很明显的。要不然,雍正仿永乐青花也不会不容易辨识。
从整体来说,清代青花器的釉,不如明代肥厚;这样一来,胎和釉的结合就会更紧密,有人称之为“贴骨釉”。
“我也不敢想是永乐啊,要是永乐官窑,这小玩意儿也得大几百万吧?哪有这么好的漏儿让我捡?”
“雍正仿永乐也不便宜,你还是敢想。”余耀点了点他。
“嗐!我肯定不会觉得是高仿还买啊!”
“实际上,雍正仿永乐青花,工艺上已经超过了永乐的水平。不过,永乐青花的那种内在的气韵,雍正比不来。这和永乐皇帝有关系,朱棣这个人,抛开缺点,这气魄确实是大。”
“这我懂,什么天子守国门,永乐大典,郑和下西洋。”冼丹点点头,“这小罐,我也审视过气韵,所以越看越像雍正的。”
“你多少钱收的?”
“三千!就在一个乡下老大爷的摊子上。”
“那你肯定赚了!”
冼丹眉开眼笑,“这么说,你也觉得是雍正仿永乐了?”
“我可没说。”余耀看了看冼丹,“算了,直说了吧,这东西,到不了雍正!”
“啊?”
“这是民国仿的东西。可能是出自津门的老字号,不敢直接仿永乐,比着雍正仿永乐那种精致的路子走的。”
“好家伙!合着你这意思,是民国仿雍正仿永乐?”
余耀点点头,“来,我给你详细讲讲,不让你白来。”
冼丹忽而歪了歪头,“你今天的态度好像特别好。”
“是么?那你还听不听了?”
“当然听啊!”
接着,余耀便将一些鉴定要点详细对冼丹说了说。冼丹本就不弱了,又很聪明,余耀解释起来倒是不费力。
说完之后,钟毓和萧影还没有回来。冼丹却眨了眨眼睛,“这东西,我摆出来,不多说,指定有人当成雍正仿永乐买走!”
“小小年纪,先学会蒙人了。”
“非也非也!我已经说了,不多说,全凭买家眼力高低,而且我三千收的,也不多要,咬死十倍的价儿,三万出,总行吧?”
冼丹这思路,其实一点儿毛病没有,甚至有点儿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