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回到自己的船舱里整理两人的对话了。
特别是关于国家制定粮食价格的那一段必须记清楚,这可比商人什么的重要多了。
在历朝历代,朝廷都曾想过和实施了无数的办法以避免谷贱伤农的事情发生。
不过结果都不太好,最后还是在天朝的时候朝廷出手制定了统一的收购价,这才使得这个事情告一段落。
看着匆匆离开的贾谊,秦江的脸上露出计划得逞的笑容,他从未小看过古人的智慧,古人与现代人的最大差别不过是眼界和见识的多广罢了。
海上航行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,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会兴趣昂让,但是随着相同的景色周而复始地出现人们就会厌烦,时间久了甚至还会变得暴虐。
“落锚!”不知何时,船队抵达了港口,本就不大的港口瞬间被挤得满满当当。
“去告诉那些商人,这里是他们在到达高丽之前的最后一个补给点,要是没有补充到足够的食物和淡水茫茫大海就是他们的葬身之地。”
秦江叫过一名守在门外的士兵,让他将他的话传给那些商人。
“咱们这是到哪儿啦?”久不露面的贾谊再次出现在众人眼前。
“已经到燕国了,等补充好补给后就会再次出发,约么再有二十天就可以到达高丽了。”
秦江看着眼前盯着脏兮兮乱糟糟的头发的男子,他很难将之与名士之名传遍关中的贾谊联想在一起。
不过贾谊却顾不上这些,从袖中露出一卷密封好的卷宗对着秦江道:“劳烦卫侯将此送往咸阳。”
“十万火急?”秦江没接贾谊手中的卷宗,问道。
“于国于民大有裨益。”贾谊的面庞忽然变得严肃起来。
“明白了。”秦江打断了想要讲大道理的贾谊,而后向外面喊道:“杨刚!”
“属下在。”一直守在门外的杨刚立马走了进来。
秦江将卷宗交给杨刚,并向他交代道:“从船队中抽调一队的士兵并有你带领,务必要将之送往咸阳。”
“诺!”杨刚嘴笨不会溜须拍马,领了任务后就急匆匆地前去抽调人员了。
“贾大夫可是久不露面了。”秦江看着蓬头垢面的贾谊调笑道。
贾谊有些不好意思道:“前些时日卫侯一番话却是让贾谊受教了,在下整理了些许时日才算是有所收获,厚颜用了卫侯的学问,万望勿要怪罪。”
“无妨,学问本就是要造福天下百姓的。”秦江故作大度地摆摆手。
秦江与贾谊两人携手走到了甲板上面,此时船队的所有甲板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