虏和百多万退役官兵的加入,大楚帝国占领区域的经济恢复的非常快,尤其农业大面积的复耕复垦,已经迎来了累累硕果。
到了6月底的小麦成熟季,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麦穗累累,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,无数的民众投入到收割中去,痛苦的战争记忆似乎已经远去。
按照帝国占领军的估计
7月的收割季中,共计约能产出650~700万吨谷物。
共收获冬小麦400.4万吨,收获面积12.83万公顷,单产30.3公担/公顷
其他还包括
大麦约34.1万吨,播种面积1.09万公顷,单产31.3公担/公顷。
豌豆约14万吨,播种面积1.3万公顷,产量11.2公担/公顷。
此外,冬油菜将收获6万吨,还有萝卜,土豆之类的作物,将迎来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丰收年景。
有了粮食,本地的治安也好,统治也好就彻底稳了。
在这个年代
经历过大饥荒和战争的双重蹂躏,广大的欧洲大平原饿馁遍地,盛产粮食的乌克兰地区竟然大面积的饿死人,说出来都不相信。
事实就是如此
早在沙皇统治时期,为了发展工业,进口大量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枪炮,为了满足沙皇俄国上层贵族的骄奢淫逸需求,所需的大量外汇都是通过出口粮食获得。
一个粮食,一个石油。
除此之外,沙皇俄国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工业品和物资。
一直以来
在极度的压榨下,乌克兰广大地区的底层民众,始终处于饥寒交迫的生活状态,春荒时节饿死人简直是常事儿。
直到大楚帝国的到来,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。
不但战俘营里的战俘能吃得饱,租种土地的乌克兰农民也能吃得饱。是皆大欢喜的局面。
这乌克兰南方4州开发历史悠久,又都是以大平原地形为主,黑土地产量高,村镇密集,人口也不少。
在战前
四州人口合计约有千万出头的样子,可是经过战争的浩劫和沙俄军队的就地征兵,再加上今年战争岁月的摧残和逃亡,如今也就剩不足700万的样子。
这其中,以妇女人口为主,至少有四百六七十万,主要都是乌克兰族裔,也有部分的波兰和鞑达人口。
乌克兰的黑土地粮食产量高,一直就有“欧洲粮仓”之称。
远征军退役官兵分到的功勋田,普遍执行的是“十税一”的特别优惠标准。
这些华人农场主将土地佃租出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