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听,让广大的帝国臣民都感到诚服且衷心拥护,但在其他各国耳中,那就五味杂陈了。
简单一句话就是
感情好处都落在口袋里了,现在又要装好人了是吧?
正因为这样,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认为帝国宣传部和文化部任重而道远,积极参加当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,就是改变各国观感的重要契机。
当然了,不是现在。
协约国军事集团不拿出让他感到动心的筹码,大楚帝国参战的日期就会一直推迟。
并不一定是1917年中的某个时候,也可能是在年底或者1918年。
主动权始终掌控在大楚帝国手中,反正我不急,先多多的赚钱再说。
至1915年初
以英,法为首的协约国军事集团中的各国,赊欠大楚帝国各大银行和九大皇家基金的金融贷款总额,已经高达172.65亿银洋,比一年前翻了两倍。
每年需要支付的贷款利息,就价值十多亿银洋,这些贷款都是与黄金挂钩,在贷款条件中已经列明,并不会出现贬值的可能。
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很有信心的等待,按照他预计,这场规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总贷款规模可能冲到330亿到350亿银洋的样子。
到了那时,家财丰厚的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,恐怕也不得不卖房子卖地了。
否则,大楚帝国可不会客气。
通过军事手段拿不到的东西,通过金融手段未尝拿不到,只不过是代价多少而已。
英法这种老牌殖民强国,对于出售地皮并没有绝对的心理障碍。
就像英国在二战时期那样,为了得到美国的金融支持,不是将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几十座岛屿打包,全都卖给美国人了吗?
既然如此,那海峡殖民地也不是不能谈,就是价格高低而已。
其实国家和人是一样的,你能想象一个赌徒在缺钱到了极处的时候,能干出什么突破下限的事儿吗?
卖房子,卖地,卖老婆,卖女儿,卖血甚至去偷去抢,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,理解起来也不困难。
当一个国家财政极度窘迫的时候,面临财政破产的时候,难道就不会出售海外殖民地吗?
这种可能性始终存在,就看怎么施压和谈判了,债主始终占据着主动权,且占据着道义制高点。
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。
别瞧着现在借钱爽,还钱的时候可是肉疼极了,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是这样。
协约国军事集团以为一块叙利亚的领土就能满足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