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施以“黑奴治理黑奴”之策,役使土著苦力屯筑土城,修缮平整道路,开荒种田,修建桥梁,修建沟渠,水利设施等等事宜。
另有民政官员负责接收并分发后方陆续送来的粮食补给,对当地人口进行登记造册,规划城镇,并陆续投入修筑中。
与此同时
在西非七州的范围内,号召向东非移民开拓的宣传已经开始,那些家庭人口多,在本地混的不如意的华裔青壮,就会陆续汇集而来。
从涓涓细流汇集成移民浪潮,一浪高过一浪……
截止1914年底
整个西非七州的总人口已经达到2270余万,依然处于高速增长阶段,这非常有利于就地引入华裔移民。
哪怕只有个5~6%,那也是一百三四十万人口,足以稳定新的东非占领区。
新占领区相应殖民官员们各司其职,从而形成高效而有序的殖民扩张产业链。
仅20余天后
在1915年11月中旬,大楚帝国非洲皇子联军的东进先头部队,已经顺利完成了对卢旺达,布隆迪等人口密集地区的占领,抵达了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拉罗山区脚下。
具体的位置在阿鲁沙地区,这里距离当初出发地月光湖城已有760余公里,距离最东边的印度洋沿岸港口坦噶港和潘加尼港,也只有450余公里的样子。
之所以一路犹如风卷残云般的顺利,是因为没有遭遇到多少德军的阻击,德军指挥官保罗少将主动的选择了放弃。
零星的六七次交火,造成了德军约160余人的伤亡,击毙了约数千黑人仆从军,便占领了大片领土。
这期间,主力步兵部队大部分时间都在行军,占领,前进,再占领,再前进,如此这般反复。
有限的战果大部分是骑兵队取得的,步兵部队真正的战斗,也就是占领卢旺达的基加利城时,爆发了一场稍微像点样子的战斗。
那场战斗,距今已有半个月了。
基加利城是一个有着近2万人口的黑人城镇,周边聚集着数十座德国白人橡胶园,当地约有数百名德裔白人,算是沿途的一个较大的城镇。
一阵炮轰过后,打了几轮排枪,当地防守的黑人仆从军就卷堂大散了。
剩下的时间就是持续的清剿和一边倒的杀戮,几乎没什么可说的地方。
最大的成果是击毙了一名德军上尉和十多名基层指挥官,俘虏了30余名德国白人官兵,仅此而已。
“司令长官阁下,我们的部队必须要在这里进行休整,并且押送不少于1万名黑人苦役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