撕碎其厚重的铁甲防御,将其彻底粉碎。
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
343毫米大口径舰炮相对于早期的305毫米舰炮,其外圆直径增大了38毫米,表面数字是增长11%,好像增长不多似的。
实际上
每一枚343毫米炮弹重达567公斤,而305毫米的炮弹重达325公斤,前者重量是后者的1.75倍,爆炸威力两倍以上。
扶桑国海军联合舰队主力战列舰群,其装甲带的厚度普遍在六至七英寸,能够防御305毫米主炮的正面轰击,具有不错的防御效果。
经对马海战的实战
遭到305毫米炮弹打击的战列舰装甲带,出现破裂,内凹以及跳弹擦伤等损失,确实很好的完成了防御要害部位任务。
厚实的装甲带挡住了炮弹的爆炸伤害,其更多的伤害来自于弱装甲部位,这从另一个角度,证明了战列舰重装甲带的防御能力。
然而这一切,在343毫米大口径炮弹面前,就像一张纸一样被轻易的撕碎。
343毫米大口径炮弹对应的是12英寸的重装甲,仅仅六至七英寸的装甲带完全起不到任何的防御作用,能够被轻易的一炮穿透。
当重达567公斤的炮弹穿透装甲带后,在舰体内部发生剧烈爆炸,其所带来的杀伤是毁灭性的,能够轻易的撕碎扶桑老式战列舰的庞大舰体。
从战斗力上说,呈现单方面的碾压之势。
尤其是“昆仑山”级战列舰装备了厚达13英寸的复合装甲,其由厚重的八英寸的外装甲带,填满6米宽燃煤的储煤仓和厚达五英寸的内装甲组成,具有正面防御343毫米穿甲弹的惊人能力。
305毫米炮弹打在如此厚重的装甲上,顶多会出现一些擦伤,内凹,完全无法破甲,这就是两者间质的差距。
正是依仗着代差的碾压,大楚皇帝郑国辉果断的决定在1907年底前,寻机歼灭扶桑国联合舰队主力,将其嚣张的气焰彻底打掉。
甭问原因,就是看他们不爽。
若不是军事准备工作还没有到位,仅凭着“黑龙会事件”,就可以作为开战的籍口,对扶桑国骤然发难了。
所谓的英日同盟,对大楚帝国的军事行动没有任何约束力。
该军事同盟不适合应用于朝鲜半岛和北方神州大陆之外地区,也不适合应用在对付楚国和美国的军事行动上,这是同盟条约规定的限制性条款。
老奸巨猾的英国人这200多年来,签署的各种条约足有一百多份,可谓经验极其丰富,不可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