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米长,保护住要害部位。
无畏号装甲总重量约五千吨,相比较“纳尔逊爵士”级多出八百吨,舰侧水线装甲带102-280毫米,司令塔,弹药库等要害部位装甲厚度达到280毫米,也就是十一英寸。
实际上,这样的保护效果并不好。
在“火力,防护和速度”三要素中,英舰首要的强调就是火力,速度排第二位,防护只能排在第三位。
所以英制战舰的防护普遍不好,可是火力强大,适合于大舰队的海上对决,友舰会相应的分薄防护压力。
德制战舰则不同,其将防护放在第一位,火力放在第二位,速度放在第三位。
所以德制战舰皮实耐操,火力却相应的短板,只能靠超炮官兵的精准度弥补。
这是各国根据自身国情,所采取的不同海军发展战略决定,说不上孰优孰劣,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。
大楚帝国的战舰发展策略与上述两国又有不同,由于帝国疆域广阔,周边战略环境相对宽松,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敌人。
大楚皇家海军在选择三要素中,始终放在第一位的是速度(注;包含大航程,经济航速,最高航速和远航舒适性能等技术指标),尤其注重远航性能。
所以大楚皇家海军的主力战舰吨位普遍偏大,就是为了携带更多的燃料,具备更强的远航性能。
其次是防护,最后才是火力。
那么昆仑山级战列舰装备了4座13.5英寸主舰炮,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准,怎么火力才是第三位呢?
在战舰设计中,虽然战舰火力在诸多的考量中排位靠后,只要舰炮科技水准达到了,该装还得装。
大楚帝国就是这种情况,有马尼拉武器公司自行研制的05型13.5英寸双联装主舰炮经过长时间试射,武器性能表现极为出色。
得益于卓越的特种钢材铸造水平,炮管寿命平均达到380发至400发,这技术指标比英制mk-v型舰炮多了22%,属于世界顶尖水准。
发射炮弹的散布率,精准度都让人满意,相比老式12英寸主炮(注;即305毫米)提高了7.5%,同样是世界一流水准。
整炮重量73吨,比原有的12英寸主炮增加了16.6吨,这相比昆仑山级战列舰巨大的排水量来说,只不过是毛毛雨。
有如此优秀的大口径火炮,为什么不装备呢?
德意志最新建造的战列舰依然在装备着11.5英寸主炮,不是因为德国人不想装备,而是技术水准没有达到。
德国工业虽然在电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