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1903年4月18日,沙俄向清政府提交了一份《七项撤军新条件》。
大意就是
撤军可以,但清国得保证列强不能进入东北,其次,沙俄索要参与东北的行政管理。
不仅如此,沙俄还迫不及待的成立了“亚东大都督”,臭不要脸的开始在东北搞总督治理。
沙俄做梦也没想到,大清那也不是省油的灯,神操作简直惊呆了众人。
在接到沙俄照会的第二天,大清转手就把沙俄的这份《七项撤军新条件》,秘密递交给了扶桑国。
意思很清楚
二位,声明一下我躺平了先,你们两个我谁都得罪不起,就直接沟通吧!
不得不佩服,大清这“以夷制夷”之计玩的可真溜。
大楚皇帝郑国辉从前到后捋了一遍,从时间线上来看一脉相承,他自己都不由得失声笑了。
这五千年的智慧,不服不行啊。
自从1902年2月12日签订了《英日联盟》条约后,有了英国撑腰的扶桑也不再畏畏缩缩,态度变得极其强硬起来。
既然大清国送上了介入东三省问题的充分借口,哪有白白放弃的道理?
于是,扶桑马上派人跟沙俄开始了谈判,双方前后谈了快一年,最终在1904年成功谈崩,然后就这么昏天黑地的打了起来。
如今战争打完了,日俄两国都退回去互相舔舐着身上的伤口,暂时无力再战。
而东三省的主权,依然完好的在大清手中。
也就是说
这两个强盗打了个寂寞,仔细琢磨一下,是不是这个事儿?
经了这一遭
日、俄两国现在都明白了,东三省不是谁想占就能占的,周围一圈的列强都在虎视眈眈,不容许哪一方独占?
谁若是跨过了红线,那么就是众矢之敌。
大楚皇帝郑国辉知道
所谓的《英日联盟》,原本就是为了对付沙俄势力大举南侵的产物,属于特别定制版,条约限制非常多。
英日同盟条约的内容主要有两条,首先,这个条约不是针对全世界,而是专门针对北方神州大陆和朝鲜半岛。
地理范围有特别指定限制,不适用于该区域范围以外的地方。
英日两国中任何一方,如果对大清和朝鲜发动战争,那另一方需保持中立。
英国要的是市场,扶桑人也不用担心大英帝国跑东北抢地盘,在第一条上就达成了默契。
重要的是第二条:
英日两国,任何一国跟其他国家发生战争,另一方都应该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