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就必须在专用汽车道上行驶。
按理来说是不会堵的,可架不住如今的荣耀大道延长到百余公里,沿途大大小小的路口上百个,除非有高架桥疏通。
要不然在这上下班高峰期,大概率会堵车。
“爵爷,前面又堵车了。”
“不妨事,等等吧。”李经羲神情温和的回答说道。
在一前一后的车辆中,分别下来几个身穿新式立领国民装(注;即中山装)的壮汉,腰间鼓鼓的都藏着武器,目光敏锐的扫视周围的车辆。
这是政府为外交部大臣配备的武装护卫,很多都是军警出身,拥有持枪资格和特殊情况下的伤害豁免权利。
一见到这种情况
周围的车辆下意识的就拉开了距离,不会跟的太紧,眼中满满都是羡慕之情。
在繁华的马尼拉有钱可不算个啥,有权有势有贵族身份那才是顶流,也是真正的帝国上层权贵。
这种例行的戒备举措,让闲人闪避。
能开得起汽车的起码都是马尼拉大都市富裕的中等阶层人士,多少都有些见识,知道这个车队起码是知府以上层级的高级官僚,才会配备武装护卫。
至于高多少?
仅从眼前的表象来看,完全无法判断出来。
大楚帝国的各级官僚统一都没有官服,大小官员普遍穿藏青色或者黑色国民装,也有很多穿浅色国民装的人士,大多是中下层级青年官员。
也有很多穿唐装与长袍的老派官吏,这一点没有硬性规定。
加之大楚帝国经济高速发展近40年,国内富裕阶层和中产阶层大量涌现,有能力穿着锦缎绸褂可太多了,仅从衣着上难以分辨。
这武装护卫就不同了,知府这一层级的高级官吏配备4名武装护卫,往上有6名,8名,12名,16名乃至大贵族的数十上百名武装护卫,皆有森严的等级划分。
从某种角度来说,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。
官派的武装护卫有的着便衣,有的着军装。
着便衣的胸口别着一枚国徽,那是与私人护卫不同的唯一特征,且有身份证件和持枪证,平素里做不得假。
富商也可以聘请私人护卫,但是无权佩戴国徽。
若是被查到,那可是意图不轨,藐视王法抄家没产的大罪,分分钟被递送进入苦役营,让你尝尝装逼的严重代价。
坐在车里的李经羲脸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,流露着儒雅的气质,对这些武装护卫引起周围车辆惊异,羡慕的眼光视若未见。
李经羲心里正在考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