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不过了。
英国人为什么在这个当口明智的闭上了嘴?
这是因为当前远东的形势,形成了英日联盟对抗俄德联盟的态势,英日联盟一方并不占优势。
这毕竟是陆地战争,英国佬在这方面不擅长,这在南非的第二次布尔战争中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。
为了帮助扶桑人积极备战,英美两国都给与了大量贷款,并且扶持了很多扶桑工业。
例如横滨造船厂和吴海军船厂,就是在贷款支持下,引进了全套英国造船设备和相关的先进技术,建成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造船厂。
还有一些枪炮和火药工厂,甚至服装服装厂使用的缝纫机,也是英式缝纫机,相关扶持的工业项目有130多个,使扶桑具备了初步工业化的能力。
仅有这一点还不够
英日联盟还希望得到楚国的支持,主要是后勤和军事物资,楚国果断的拒绝了,在这一问题上宣布中立。
大楚皇帝郑国辉不想帮任何一方,月湖官邸的内阁众臣也有人提出;
仿南非战争前例,向日方提供后勤补给,战争中的钞票有多好赚,这些内阁重臣们心里都清楚。
即便向来看不上小鬼子,但和钱总没仇吧?
但这种个别意见,遭到大多数内阁重臣的反对,此之为“赚昧心钱”,最终不了了之了。
虽然身处南洋,可朝廷中的大多数人,对故土神州都有一份别样的深厚情愫,不愿意火上加油。
德国人之所以支持沙俄,源于欧洲面临的军事对峙局面。
若是沙俄能够将重心放到远东地区,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,调动欧洲方面精锐俄军转向远东方向,绝对是一大利好。
那么法俄联盟就少了一条腿,对以德国为首的三国联盟而言,军事压力自然大大减轻了。
法国在这场纷争中,立场最微妙。
法国并不愿意看到沙俄的势力向东方扩张,也不赞成沙俄的“黄俄罗斯计划”,更希望沙俄将主要精力放在欧洲军事对峙上。
可由于法俄间的军事同盟关系,法方在表面上支持俄国立场。
却又通过附加条款,明确俄国本土在没有遭受到侵略的时候,无法启动共同防御条款,促成法国参战。
也就是说在道义上支持,可既不出兵,也不出力,物资和后勤倒是可以提供一些,数量也不多。
在欧洲方向
法国与俄国,英国站在一起,共同对抗德奥意三国联盟。
在远东方向
法国却站在英国的对立面,这让英国的心情很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