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万隆城中,几乎看不到曾经战争的痕迹,人来人往的街道熙熙攘攘,新铺砌的柏油马路平整而宽阔,道路两边栽植着郁郁葱葱的灌木和行道树。
认真观察会发现
有些道路的一侧会有大片拆毁的低矮棚户区,平整好的土地分割成块,一些大型建筑正在修造之中。
随着大量来自帝国本土的华裔商人涌入,这些新区割出的出售地块,因为可以建造临街门面的原故,价格相当之昂贵。
占地半亩的一块私宅地皮,售价动辄高达数千银洋,位置越好,价格越贵。
万隆府署定期会放出几块地皮拍卖,吸引了来自很多本土的富商和资本,在激烈竞价之下,地皮水涨船高。
出售地皮所得,九成上缴大楚帝国皇家内务府金库,一成归属于本地州府自用。
除此之外
万隆州府可以抽取交易的6%契税,建造屋宅审批费,日后建成沿街店铺按月收取的管理费,城建清洁费和其他杂费。
放盘地皮数量越多,所能收取的日常税费也就水涨船高。
土地交易毕竟是一锤子买卖,而收取税费细水长流,端的是一桩好买卖。
万隆城中居民绝大部分是华裔人口,间或也能看见一些白人男女,按照荷兰弃城投降时给予的承诺,可以享受国民待遇。
当皇家禁卫军郑大强少将率领一标骑兵经过街道时,远远看见的巡警立马吹响了尖利的警哨,指挥汽车、马车和行人避让开来。
这番动静
引来了沿街店铺,茶馆里很多华人纷纷现身,聚集到沿街处探头跳望,一副看着热闹怕事大的样子。
这是典型的天朝上国民众的心态,大楚帝国一直以来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,几十年来连番的拓展疆土,营造了空前强大的国民信心。
尤其是那些移民二代,三代,简直自信心爆棚,优越感十足,更不知道惧怕为何物?
若是那些土著或者被征服国度民众,就比如曾经的南美洲国家哥伦比亚,见到帝国骑兵早就吓得魂飞魄散,慌不迭地躲避开去。
在老城的拉多亚街口,一间具有浓郁荷兰特色的酒吧里,西洋留声机传来慵懒的音乐声,营造出闲适的氛围。
有十多名华人男女和几个白人男子,四下分散的坐在店里饮酒叙谈,衣着都相当体面。
“相信我……伙计,情况不可能比现在更糟了。日耳曼民族血液中流淌着北欧海盗的勇敢,有奥丁神王的眷顾,我们一定会成功。”
说话的德怀恩是个二十六七岁的白人青年,脸部轮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