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爽利。
双方立场迴异,根本谈不拢。
后来互相妥协,英方观察团的时限从20年缩减到15年,又进一步缩减到10年,7年,最后达成协议的是6年。
就像切香肠一样,一点点的讨价还价。
楚国方面不断的退让,从原本的两年增加到三年,然后4年,5年,最后达成一致协议的是6年。
要说英国人难搞,能够最终达成《澳洲过渡条约》是一项重大外交胜利,外交部方面付出了无数心血,那是半点没有水分。
外交部大臣潘裕臣就感慨的说道;
“这次谈判过程之艰难,曲折,时间跨度之长,都是我数十年外交生涯所仅见。感觉是在攀爬永不见顶的高山,实在记忆深刻,终身难忘。”
基于多方面考虑
澳洲现在的行政治理和区划,暂时都遵循英属殖民时期的旧例,轻易没有做改变。
至于什么时候改变?
那自然是合适的契机,楚国方面没有具体的承诺,英国也没有死追着不放,双方默契的忽视了这一点。
否则又是立场南辕北辙,成为谈判中的又一个难点,要达成共同认知遥遥无期。
包括新西兰独立建国,没有包含在澳洲范围内,这也是大楚皇帝郑国辉亲自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退让,以求早日缔结条约。
这个小小的新西兰,大楚皇帝郑国辉绝不会放过。
以后逐渐移民掺沙子就是了,反正那块儿白人也不多,地方也不大。
等到合适的时机收回来就行,不必急于一时。
一口吃不下,那就分两口吃。
在大楚皇帝郑国会的规划版图中
南洋大一统是最终的目标,也涵盖了苏门答腊岛对面的新加坡,槟榔屿,柔佛和西马来亚地区,包括缅甸南部细长的半岛地区。
现在嘛,真不着急!
由于楚国和英国亲密的全球伙伴关系,来自大楚帝国的华商足迹遍布整个南洋和中南半岛,包括英属海峡殖民地和法属西贡殖民地,当地华商都是掌控经济支柱的重要存在。
这其中大部分人,都有大楚帝国公民身份。
在上述地区
华裔人口普遍在二至三成以上,新加坡高达九成,槟榔屿在6成以上,西马来亚地区华裔人口占比过半。
在暹罗王国的曼谷等大城市,华裔移民的人口比例也达到两成以上,西贡超过了三成,垄断了当地工商业。
通过皇室联姻,有很多西马来亚王公贵族迎娶了大楚帝国的公主,也有些土著公主嫁入了大楚帝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