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长相上看,楚-郑源亲王传承了父皇的特点,也是个大高个子,身形挺拔削瘦,唇间留着精心打理的八字胡须,气质清贵,超凡脱俗。
他是马尼拉高级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才生,身兼着陆军少将军衔,又曾经在马尼拉大学深造过,拿到过工商学院的毕业文凭。
类似这种情况,在皇家子弟中非常普遍。
诸皇子15岁离宫独居,主要的事务就是继续求学。
你也可以不学,但今后就别指望啥了,一份伯爵贵族的薪俸吃到死算了。
到了皇孙那一辈,伯爵自然降等到子爵,再往下降到男爵,三代以后就掉出贵族爵位了。
这种落魄的皇室子弟后代,也只能拿一份爵士的薪俸,过上中产家庭的生活,与昔日的荣华富贵越来越远了。
父皇笼罩在无数神圣的光环中,是所有皇子敬畏且崇拜的神纸,高山仰止,遥不可及。
父皇素来严谨有加,不拘言笑,只是对学业出众的皇子额外青睐,多有嘉勉。
大楚皇室迄今为止
皇子共计52人,公主37人,大多数都成婚了。恐怕父皇对很多皇子公主都没什么印象,皇孙就别提了,更谈不上圣眷了。
若想获得父皇一份额外的关注,出色的学业必不可少,这也是最简单,最直接的法子。
为了保住这份圣眷,皇室子弟中内卷的厉害。
十三皇子已经拿到了五份学位,在冬至大典上受到父皇陛下的额外赞誉,加赏为翰林院大学士,入宣传部办差,这就是明证。
接到殿下宣召
外交部大臣潘裕臣和殖民地部大臣李经会很快的赶来,随即看到了皇上口谕的密电,皆自惊喜不已。
这份及时的密电,打开了通向成功的道路。
随即几人关门密谈,制定了下一步对英国谈判的策略,很快就付诸实施。
虽然皇帝陛下松了口,将谈判底线放得更加宽松。
可为臣子者,必当为君分忧。
能少付出一部分财富,省下来的都是累累的功勋,那就是办差的能力。
谈下来六千万英镑和谈下来七千五百万英镑,结果迴异。
此时的塞西尔内阁,同样是焦头烂额,急欲和到访的楚国使团达成意向条约,这对双边都很有利。
年初的时候
缔造了大不列颠空前辉煌历史的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去世了,整个英国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中,伦敦上空的天色都是灰暗的。
南非战争已进行到第三个,对于高傲的英国人来说,这是一场糟糕透顶的战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