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历史军事 > 调教大明 > 第七百五十六章 经济

第七百五十六章 经济(3 / 4)

十个商人等在那里,看到牙行经济飞驰过来,立时有人迎上来,定住了马,待这经济翻身下马,这数十人早就全迎了上来。

“怎么样?”一个国字脸的中年商人目光灼灼,上前问道:“这一船要多少货,都要什么?定妥了没有?”

“定妥了。”经济很沉稳的道:“要两万担生丝,两万篓茶叶,五千匹布,茶叶不要什么明前雨前,倭奴也吃不出什么好的,但要一百篓最顶级的好茶,用来送给他们的大名家老奉行什么的,布只要最普通的夏布便可了。”

“好,好,好!”

国字脸连呼三个好字,并且长长出了口大气,显然是放下了心来,在一旁的人,脸上也露出极为兴奋的神情出来。

辽阳和江南本地的海船是隔一阵就会收一次货,不过江南本地的船一般都是自己收货,很少收别人的,只有辽阳船,要么收货往海外,要么是运到北方,南北货流有海运之后,河漕已经几乎很少有人使用……有心人做过一次调查,在苏州府等江南各府按固定的时间往京师送粮时,运河上每个时辰过船超过百艘,这是粮船加上那些往京里的船只汇集在一起的数量,有去求学的士子,有过境的官员,更多的肯定是商人,往北方或是短途,或是长途,总归是贩去贩来,将本求利,所以江面和河面之上,船只肯定是络绎不绝的,只有年前年后的时间,运河上头空空荡荡的,很少有船只经过了。

但现在有人计算过,就算往年最忙碌的时节,现在一个时辰只过十来艘粮船,粮船一过,江面上就是空荡荡的,很少有船只经过,偶有过船,也极少是商船,多半是官人的,士绅的,或是士子的,要么就是短途贩卖的商船,或是往河南,山西去的,先船后陆,等过了宿迁就上岸了。

这其实对运河一带的人们生计有很大的影响,以前的准安清江浦十分热闹,河边有户部的仓库,有工部的造船厂,因为是一个超大的转运中心,每天都有几百艘船停靠,两边光是小馆馆就有过千家之多。

这船只数量大减之后,这一类的地方,立刻变的生计萧条起来,是以在这些地方,顺字行也好,辽阳商船也罢,名声都不是很好了。

当然,更多的人仰赖交通的便给,顺字行也开始创办邮传业务,以前的邮传只能是托熟人,或是带物品,或是带信,长短时间不一,有顺字行之后,一切都变的方便而快捷,就算是有人心怀不满,在舆论上也很难形成主流意见。

在南京和江南一带,顺字行的海船是固定来收货,每天都有最少超过十艘船停泊在水西门或是常州港口,苏州、松江,

最新小说: 豪门虐渣:绿我都得死 首辅大人的白月光跑路了(重生) 【快穿】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(NP高H) 穿进现场我靠玄学缉凶[无限流] 太子妃的荣华路 渣爹登基之后 路人的我为何如此瞩目[穿书] 年代文冤种继女不干了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穿书:我携空间勇闯末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