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历史军事 > 调教大明 > 第七百四十九章 齐集

第七百四十九章 齐集(3 / 4)

里,也就真的很稀松平常了。

送走颁旨的行人和锦衣卫后,在场的辽阳上下,都有扬眉吐气之感。

从大院到门外,站立的三千人就是整个辽阳集团的核心精英人物,只有郭宇这样的前线第一线的指挥官不得回返,连建筑司的人员,也是多半返回来参加这一次的集会了。

中左所的船厂和负责贸易管制的人员来了。

宽甸驻军将领来了,驻六堡的税务司主管人员任大顺来了,采木厂的主管也来了。

在各地的公安司主管到处一级的也来了。

各地驻军,局百总以上将领,几乎全部都来了。

各屯堡的堡长级别的,也是来了不少代表人物。

这些人,成份已经十分混杂了。中层以上,外来者居多,占了七成以上,也有三成左右是辽阳镇下各处的本地人,包括军令司的张三畏,定辽右卫兼凤凰城公安司主管王廷林,还有任大顺,宽甸副总兵佟养正等人。

七成多的外来官员和武将,又有顺字行系统出身的老人,还有舍人营出身的京卫子弟,孙承宗等后来的投效者,徐光启这样的被重金礼聘来的才智之士等等。

至于徐渭和李贽,张子谦这样的学校系统的代表,也是都站在此处。

人才济济,可谓盛极一时。

这样的阵容,足以令任何人动容,特别是徐渭是嘉靖年间就天下人尽知的超级名士,原本他在万历年间隐居乡间,穷困潦倒,他的弟子李如松也并没有妥善的照顾他,师弟之间,情谊十分淡薄,远不象表面那样和睦,这也是徐渭根本不管李家当年聘请之情,毅然来辽阳的原因之一,如果当年真的彼此十分投契,以徐渭的个性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过来的。

袁黄也是浙江名士,李贽更是天下闻名。

武将来说,四个将军中张用诚声名不显,其余的三路主将随着辽阳塘报的发行和报纸的报道,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超级名将,声名已经远远超过当年的马芳等人,只在戚继光等当年名将之下了。

文武两班,俱是人才济济,就刚刚那个通政司的行人来说也是感悟极深,这个行人是江南人士,二甲靠后的名次,先为观政进士,然后就是为行人司为七品行人,眼前的这些人,孙承宗等人他还不认识,不怎么震动,而袁黄,徐渭,李贽,这些人已经是亮瞎眼的存在,而在这几个之下,更有相当多的原本江南一带的才智名士也在此处,而且地位看起来只是普通的司官,甚至身上穿着只是普通衣袍,连官职也没有授给。

这些人中,很有一些脾气怪诞的人,光是凭银钱是无

最新小说: 【快穿】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(NP高H) 首辅大人的白月光跑路了(重生)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豪门虐渣:绿我都得死 路人的我为何如此瞩目[穿书] 太子妃的荣华路 穿进现场我靠玄学缉凶[无限流] 渣爹登基之后 年代文冤种继女不干了 穿书:我携空间勇闯末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