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历史军事 > 调教大明 > 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祷

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祷(2 / 4)

乎没有补给,这说明近战时敌人给辽阳军一方的伤害十分有限,损耗掉的武器,多半就换成了那一颗颗北虏的首级了。

这笔帐,怎么算都是合适的。

银子不过是银子,人头代表的意义就多了去了。

“大人,您有什么命令?”

军令司的中层官吏策马迎了过来,他认得朱尚骏,知道这是本镇的一个未来之星,身为督察,与惟功有密切的私人关系,所以他的神色间有一点紧张。

“贵职做事很妥当,我没有什么要说的。”朱尚骏神色温和,并没有盛气凌人。

那个押送旗队的旗队长只是远远的向这边投过来一瞥,并没有过来,战兵和各司是两个系统,他没有必要过来和朱尚骏见礼汇报。

在黄昏之前,车队已经停止了前行,一百五十余辆车形成了一个半圆,与急递铺已经完工的一面墙形成了一个圆形的防御体系。

如果没有急递铺,他们就会把车辆排成一个圆形防御圈,这是很熟悉的技能了。

随队有一千五百余人,全部是壮实的男子,其中有三百余人是在编民兵,他们每人都带着一杆火铳,型号并不统一,全部是不能上刺刀的老式火铳,是十五年型之前的出品,这些火铳是以低廉的价格由民政部门买下来,再配发给民兵使用。

屯堡中经过军事训练,又不是在编民兵的,则是要自己花钱买这些清退的火枪,民政部门定了一个适中的价格,既不亏本,也不怎么赚取利润。

把火器推向民间是使辽阳全体成为一个大型的军事实体,可以说这个计划已经很成功,民间枪支最少已经有五万,甚至军政两边商定了,在满足军用的前提下,可以把最新型的军用枪支也对本镇屯民出售,前提是必须自愿加入民兵组织之内按受管束。

再过十年,辽阳应该是全民皆兵,只要惟功一声令下,就是百万火枪齐出。

当然,这种可怕的前景只有少数人才明白,对更多的人来说,买火枪只是因为训练后对火枪产生了感情,另外辽东地方人稀,野物多的打不胜打,有火枪在手,谁还愿意去用猎弓和绊索这一类的东西?

眼前的三百多民兵不同于辅兵民夫,平时并不拿饷,他们只是在训练季接受补贴,在编民兵还有一定的福利待遇,在很多事情上得到照顾,所以整个辽阳镇内还是不少人趋之若鹜愿意加入,虽然民兵要求并不低,有年龄和体能的种种标准和要求,所以数量还不是很多。

眼前的这些民兵很熟连自己手头的工作,他们把大车上的往里一面的挡板取下来,两车之间的空隙就用这

最新小说: 太子妃的荣华路 【快穿】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(NP高H) 穿进现场我靠玄学缉凶[无限流] 豪门虐渣:绿我都得死 年代文冤种继女不干了 首辅大人的白月光跑路了(重生) 路人的我为何如此瞩目[穿书]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渣爹登基之后 穿书:我携空间勇闯末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