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历史军事 > 调教大明 > 第六百二十九章 关城

第六百二十九章 关城(3 / 4)

种种迹象还只是发端,张居正的重要性和失去后的不可弥补,仍然还不为人所知。

……

……

“才九月,看这天气,简直要下雪。”

“冻的手脚冰冷,咱们这一碗饭,还真不容易吃的下去。”

“有什么法子?没有这一个月一两的饷和那几斗老米发下来,一家老小吃西北风去?”

“听说辽阳镇……”

“嘘!别他娘的提辽阳镇,前几天杜家小三儿不合说了几句,叫咱副总爷听了,好一通哨棒打下去,鬼哭神嚎,那惨样你忘了?”

“杜小三是被人卖了,咱们哥俩谁卖谁?”

“这说的是了……入他娘的,听说辽镇的大头兵,步兵一个月就二两四,骑兵三两,炮兵四两,要是当了伍长和小队官,一年几百两。”

“我听了先是不信,后来有个本家当了辽阳镇的队官,管十一个人,又是什么黄子炮兵,一年五百两的出息,上回来家,大锭的五十两的官锭带回来好几个!”

“辽阳怎么这么富?要说咱们也是当兵吃粮,一年苦哈哈的,温饱也难,不是倒卖些军械,还得冒着杀头的风险,连一家老小也养不活,见了上头将爷大人士绅们还得叩头请安,听说辽阳镇独重军人,不仅饷厚,还有什么勋章,叩礼也免了……”

两个在关城门下巡逻的辽镇兵丁,大冷的天,扛着长枪,身上穿着的是镶嵌着硬牛皮和薄铁片的“铁甲”,上身和下身连成一体,没有单独的护肩和护胫,也没有护心镜,这样的铁甲,也就比皮甲强了一筹,心理上的作用更大一些。

另外一层,就是下摆裙摆开叉,有点儿象箭袍,利于上下马。

不过这两人是普通的步卒,是山海关关门守营的兵,不是亲军也不是家丁,自然是苦哈哈的最底层了。

再底层的人,心里也有憧憬和希望,提起辽阳镇来,都是说的两眼放光。

辽阳的军人待遇,薪饷,整个福利体系,俨然已经是神话。

这种事,其实不需要刻意宣传,有那么几个实际的例证,就足以说明一切。

现在的辽镇官兵,提起辽阳来,羡慕的程度不必多提,只是言多必失,山海关到宁远这一带,祖承训这个副总兵当家,自己麾下的兵马天天念叨别的军镇好,军心大为不稳,两个办法,一是提高自己的部下待遇,加以抚慰,二就是严刑峻法,缠压军心。

祖家倒是想按第一条来办,奈何他们把家里金漆马桶当了也弄不出那么多钱来,所以,就只有第二个办法,严加弹压!

这两个兵,说话也

最新小说: 渣爹登基之后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豪门虐渣:绿我都得死 年代文冤种继女不干了 首辅大人的白月光跑路了(重生) 穿进现场我靠玄学缉凶[无限流] 穿书:我携空间勇闯末世 太子妃的荣华路 路人的我为何如此瞩目[穿书] 【快穿】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(NP高H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