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历史军事 > 调教大明 > 第五百八十四章 筹备

第五百八十四章 筹备(2 / 4)

不平还能到廉政司反映上告,公安司治理的屯堡没有游手无赖,更没有作奸犯科的,因为打乱了住,宗族对人的控制降低到最低程度,当时的农民依附宗族,并不是真的对族群有什么亲近和效忠……当然可能是有这样的人,但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不依附族群,个人的力量太薄弱,一个小家庭随时可能陷入灭顶之灾,一个族群不仅能在灾害中生存下来,面对灭国之危,一样能有生存之道。

千年之后,在沿海的福建和广东等地,还有不少整村的移民是北宋甚至东晋时自中原移民南下,整个村庄或镇子都是一个宗族移民而成,如果是一个小家庭或个人,根本就是很难办到的事情。

而如果出现一个更高效,更廉洁,更公平的上层建筑,而不是象大明朝廷那样实际上是与宗族和乡绅共治的局面,那么普通人也不一定要一直依附在族权之下,毕竟宗族之中完全不是族规中要求的那样,扶老恤幼,真正的好处,肯定是落在有权势的族人和族长一系手中。

屯堡体系,可以说冲击的不仅是军卫政权和官绅生员,更大的程度是把族权给冲击的体无完肤,摇摇欲坠!

“各家官绅乡老,提起辽阳镇,都是恨极了!”

“此番若下定决心,总还有力量与之一搏,若半年,一年之后,恐怕难矣。”

“是啊,不读书之辈无非是逐利,一年之后,恐怕吾辈鼓与呼时,已经无人追随了。”

其实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将秀才看在眼中,以往在乡间时,走在路上,人人叉手问好,那些乡民,他们都懒怠理会,他们是什么人,怎么可能和那些种田的,杀猪的,叉粪的,挑柴卖力气的唱诺问好?

只有还算有几分身份的,最少有几十亩田,家里有长工的田主,或是出过秀才相公的耕读世家,这些秀才相公们才高抬一眼,好歹还个礼,若是那乡老里正,大族的族长,少不得平辈论交,十分亲热,若是遇着举人或出过举人进士的乡绅,官绅,就是这些相公们主动上门,遇到婚丧嫁娶的大事,少不得要送贺礼挽联上门,替人家迎客,待客,清谈,帮闲,若是举业无望的,每日就是做这样的事,少不得一年混几十上百两的银子来用。

说穷酸秀才,那是读书读傻了的,但凡懂一些世路人心,知道结交些有用的人物,哪里能穷到这些秀才相公?

现在的情形,却是越来越坏下去,原本依宗族居住的村落越来越稀疏冷清,宗族松散,官绅和乡绅都有一日不如一日的感觉,他们这些在乡间混日子的秀才,日子当然是更加难过。

那些搬到屯堡里住的,一开始遇

最新小说: 渣爹登基之后 豪门虐渣:绿我都得死 穿书:我携空间勇闯末世 路人的我为何如此瞩目[穿书] 穿进现场我靠玄学缉凶[无限流]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年代文冤种继女不干了 太子妃的荣华路 【快穿】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(NP高H) 首辅大人的白月光跑路了(重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