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历史军事 > 调教大明 > 第一百四十一章 办法

第一百四十一章 办法(3 / 4)

杨果在京等着上任和元辅接见,事毕后就到吏部办手续上任,消息也很灵通的。

这么一个武职官,骑射双绝,在京城隐然被称为第一高手的少年,居然对经营之道也这么精通,这实在是叫人太意外了。

“非常之时,就是听说杨大人也在这,就要任平远知县……”惟功继续道:“虽然运送军粮,来往都是蓟镇和辽镇等边军各镇,但在沿途行进和抵达地方时,还是很需要地方亲民官协助的,比如下官想在平远开一间顺字行的分行,所需地方不少,也要动员不少民工,如果找当地大户协助的话,恐怕要被敲太多的竹杆,买马的事就又要耽搁了……”

说到最后,房中的两个文官都彻底明白过来了。

张居正感慨道:“张惟功,外人一向夸说老夫精明,但现在看来,最少在少时,老夫远远不如你啊。”

杨果也赞道:“张大人真是石头里也能熬出油来的心思……确实,找地方大户不妥,下官如果到平远上任的话,一定会鼎力相助的。”

他也看的出来,张居正对眼前这个少年还是很喜欢的,杨果本人也对张惟功十分欣赏……他是从下吏一路奋斗上来的,喜欢的就是能做事和能说明白话的人,张惟功刚刚的一番话,目的明显,条理分明,办法也很充足详细,可行性也很高,说话的条理性也很不坏……其实后世中人,经过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训练,在说话考虑事情上,确实要比古人强不少的,古人中除了少数的精英之外,多半的人就算是聪明也只是读死书背死书的,从五六岁就开始宇宙洪荒天地玄黄,然后是背诵四书,读集注,写大卷子练八股,就算考中了,不论是社会经验还是处事之道,这些官员都欠缺的很,更不要提那些成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,很多农民粗衣恶食,从生到死不离家方圆五十里,这样的人想有条理和想法,也确实是太为难了一些。

所以杨果对惟功确实十分欣赏,顿时就拍胸脯答应了惟功顺字行开在平远的请求。

张居正在此之前并没有轻易表态,只是以指叩桌,思索着惟功的话……以他的身份地位,考虑事情是要想到方方面面的,不能够轻易做出决断。

不过在杨果同意之后,张居正也下了决心,首肯道:“既然你都想明白了,就按这个办法去做吧,老夫希望在明年大阅之前,最少你的马军能象个样子!”

舍人营在五军营下各营里还是比较特殊的,毕竟营中都是武官家族的舍人和余丁,那些普通的大头兵是没法比的,如果大阅时舍人营能崭露头角,大大的出一回风头,那么张居正就能公开宣布

最新小说: 在大唐当外科医生的日子 路人的我为何如此瞩目[穿书] 太子妃的荣华路 豪门虐渣:绿我都得死 首辅大人的白月光跑路了(重生) 穿书:我携空间勇闯末世 渣爹登基之后 年代文冤种继女不干了 【快穿】睡了男主后我死遁了(NP高H) 穿进现场我靠玄学缉凶[无限流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