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价值,他未必会被股东们重新请回去。
丁贤知道这种情况,但他不可能抛弃香江的基业,他说:“我的事业在香江,不会移居北美,荷东也不会迁册去好莱坞,如果实在无法操作,那我会放弃收购。”
马文.戴维斯也清楚丁贤不会移居去北美,如果丁贤有这样的打算,前几年就会这么做,而不是在好莱坞四处搞联谊,把那里的老牌电影公司几乎合作一个遍。
“如果你没有迁居的想法,你那想收购好莱坞公司,就要费一番功夫了。”
马文.戴维斯并不担心丁贤收购了好莱坞老牌影业,会对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生意造成冲击,只要丁贤与荷东不迁册去北美,那就需要寻找当地的合作商,二十世纪福克斯就是丁贤的最佳战略拍档。
退一万步讲,即使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盈利不如预期,马文.戴维斯也可以慢慢与丁贤的其它公司建立合作关系,从目前丁贤在北美的投资而言,最深入的合作对象就是他。
如果当初丁贤没有发售北海油井,而是帮助他慢慢建立全球的石油资源布局,他甚至愿意把二十世纪福克斯直接卖给丁贤,可惜丁贤并没有向石油行业拓展的念头。
马文.戴维斯尽他所知,替丁贤分析如今的好莱坞情况:“好莱坞掌握有院线渠道的老牌电影公司有八间,最难收购是哥伦比亚,这间公司与东洋索尼的关系太密切,他们从十几年前已经开始置换股份,如果不是忌惮北美舆论的强烈反弹,索尼早就成为好莱坞的一员了,如果你找上哥伦比亚董事会,他们一定会拒绝你的收购要求,即使同意,索尼也会激烈反对,索尼甚至会在股市上不惜代价阻拦你。”
丁贤赞同他的观点,却是说:“我并没有想过去收购哥伦比亚,包括米高梅、迪士尼,这些都不是莪心仪的电影公司,即使他们董事会邀请我出任boss,我也不需要他们做员工。”
米高梅没有收购价值,迪士尼倒是价值不错,但董事会与管理层过于排外,不管谁去收购都要碰一鼻子灰,最终还不会成功,又何必去自找麻烦呢。
丁贤告诉马文.戴维斯:“联美的院线规模太小,片库也太少,我认为最合适的合作对象是环球、派拉蒙与华纳,马文,你对好莱坞非常熟悉,你觉得这三家电影公司,哪一家最容易入主进去?”
他询问的是入主,而不是‘入股’,他是海外财团,无法像马文.戴维斯收购二十世纪福克斯那样,直接在股市上吸纳股票,只要成为大股东,就能去接管董事会。
丁贤所遇的难题是,他在收购期间,不能遭遇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