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朝廷而不惜代价与陈阀死磕到底,而没了世家门阀相助,朝廷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打赢这场战争,纵使甘衡神机妙算,却也是痴人说梦。
这场仗打到第二十日,胜负基本已经一目了然,而又过两日,公孙阀突然倒戈,转而相助陈阀,朝廷彻底无力回天,甘衡连忙下达指令,命各路军队据守城池,无论陈阀如何挑衅,都不可主动出击,等待下一步的命令。
而陈阀虽然占据上风,却也是死伤颇重,陈幸之稳操胜券,也不急于这一时三刻,没有下令追击,开始休整军队。
局势一时僵持下来,可甘衡却不敢掉以轻心,急得本就灰白的头发彻底如雪一般。
一旦让陈阀喘过气来,只怕会趁着胜势,一鼓作气,直取整个晋国!
如此一来,也就无须等到十年八年之后了,按照眼下陈阀锐不可当的气势,将晋国收入囊中,并无不可能!
可甘衡并不后悔着急逼反陈幸之,若此时此刻都除不掉陈阀,待十年八年后,陈阀势力愈发壮大,到时更没有丝毫胜算。
朝廷打了败仗,说不准什么时候陈阀大军便会发起反击,到时江山易主,社稷崩坏,生灵涂炭。
豫衡城中再也不复载歌载舞,渐渐被恐惧的气氛所笼罩,每日都有百姓,甚至是官员,携家带口,匆忙出逃。
……
皇宫。
曾经意气风发、挥斥方遒的纵横家士子,如今虽然功成名就,被拜为国相,却业已是白发如雪,面色憔悴不堪,连走路都得需童子搀扶。
老了啊,毕竟是老了。
如果再年轻十岁,甘衡自信定能趁此机会,将陈阀啃得连渣滓都不剩。
可惜到底是岁月不饶人,这副强壮的躯体,为了这个腐朽的国度,劳累的近乎已要油尽灯枯。
曾经那算尽一切的脑子,貌似也变得迟钝,没有昔日的灵光了。
这也是甘衡选择坐镇京都,没有亲自挂帅上阵的真正原因,他老了,已经不能再像年轻时那般在战场上指点江山、运筹帷幄了,只能躲在后方献尽最后的一点心力。
而饶是如此,这点心力也快要枯竭了。
为了报答宇文琛的知遇之恩,他将所有的智慧,所有的体力,全都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东晋。
如果不是他一直在苦撑着,如果不是他即便已近油尽灯枯,却仍还装作精神矍利,那些世家门阀怕是早就反了,断然不会等到今天。
可他终究是要撑不住了。
尤其当得知公孙阀倒戈的消息后,他惊怒之下,吐血三升,一夜白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