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危险。韩阁部方才之言,是什么意思呢?”
豪格也疑惑道:“韩卿,你快说说!”
韩朝宣笑了下,随即说道:“王彦对明国而言,虽有大功,但是明朝国祚延续二百八十余年,小皇帝又无过错。王彦执政不过五载,忠义之士,还大有人在,他们不反王彦,只因王彦以汉相自居,但他若谋逆,欺负南京城内的孤儿寡母,反对者必然大有人在。”
一个老帝国,死而不僵,就说那汉末成了啥样儿,汉献帝还能整出那么多事,现在明朝的情况,比汉末还是要强些的。
韩朝宣见豪格点了点头,于是接着说道:“想那曹家篡汉,历经两代,二十五载,司马氏篡魏,历经三代。如果王彦再经营十年,取而代之,才能算水到渠成,然今王彦执政五载而篡明,国内必然不稳,他铲除异己还来不及,哪有心思攻我大金?”
众人听他之语,不经过沉思,孟乔芳、孔闻漂不禁点了点头,可是孙可望和吴三桂却有些不以为然。
吴三桂稍微沉默,便开口道:“韩阁部为免太乐观了一些,王彦雄兵在手,这些年来反对他的政敌,基本都被他清除,就算官绅不满又如何?大军在王彦手中,且他威望如日中天,只要他手段够狠,以雷霆之势将不服之人清洗,我看他坐稳明国的皇位不难!”
以王彦的功绩和实力,他不篡位,吴三桂这个外人都替他着急,要是换做是他,早造反了。
孙可望显然与吴三桂臭味相同,他也开口道:“韩阁部,我也觉得不能太乐观,反而要加紧做好防御的准备。在我看来,王彦登基之后,如果国内不稳,他极有可能立刻攻打我们,通过战事来转移内部矛盾,而他一旦得胜,就又是一件大功绩。如此他以灭清之功,再加上击败我们的功绩,武功之盛,历史罕有,又有谁感在反对他呢?”
不得不说,吴三桂和孙可望说的都有道理,但是韩朝宣却显然不同意两人的说法。
从他们的话语就可以看出,这两个人私心太重,而且信仰暴力,韩朝宣觉得王彦与他们不是一类人,并且这并不是王彦的行事风格。
“两位王爷的说法,我也不敢同意!”韩朝宣整理了下思绪道:“王彦行事,历来求稳,据我所知,他一手好牌,不可能胡乱出牌。如果不是黄袍加身,我估计王彦肯定会先灭了我们,才会想夺位之事。可是现在明军中有人等不及,要逼他登基,这就已经打乱了他的牌。”
他顿了下,继续说道,“以王彦的性情,他这次如果黄袍加身,对于反对之人,估计不会下重手,至少不会采用杀戮来震慑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