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遮住脸上标志性的一条疤痕,便头戴四方巾,身穿蓝色道袍,腰束革带,脚踩云鞋,佩一把长剑,手拿一把时下士子中最流行的日本扇子,到城外探查民情。
王彦自认为治国很有一套,大明朝的经济被他搞的蒸蒸日上,但是上半年的金华之乱,却让他有些怀疑,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错了,居然引起民间的不不满。
他今日就是要听一听,看一看,了解一下南京百态。
装扮完,王彦便出了王府,与他一起的还有王夫之和顾炎武两人,他两人老些,伴做先生模样,气质比王彦还好一些,在他们背后,则跟着十多名侍卫,他们都十分紧张,生怕发生个什么好歹。
三人从内城走向外城,街道上是车水马龙,熙熙攘攘,街边闲谈之人,都显得十分清闲,王彦一路走过,发现这些人都是锦衣华服,几乎没有粗布衣服。
王彦一行要去城外,所以并未穿的特别华丽,只是普通的棉布,一路上居然引起了不少人瞩目,而这种瞩目,明显有些不屑和自傲之意。
王彦感受到这些目光,微微皱眉,顾炎武是江南人氏,他对王彦说道:“南京繁华,王孙公子,富贵之人聚集,每日车水马龙,挥金如土,城中之人久而久之,耳闻目染之下,也好奢靡之风,喜欢攀比斗富,前几年清军南下这股风气被压了下去,现今局势稍好,鼎盛繁荣,又恢复过来,城中人但凡偶有衣着非锦缎者便为人所耻笑,所以人人争穿锦衣。”
王夫之点点头,“礼崩乐坏,从嘉靖万历以来,理学受到挑战之后,江南之地的风气便是如此。”
王彦听了两人的话,微微沉思,他虽然打击理学,但是却也不得不承认,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,理学也有理学的好处,他限制人的欲望,使得整个社会有一个共同的道德标准,能使得社会稳定,而心学也有心学的问题,他追求心中求道,道在内心,道在自身,万人不同,虽然解放思想,但也有缺陷。
他推广商业,而商本就追逐利益,民间自然会受到影响,不过明朝江南本就经济发达,士绅爱财,也不是因为他才礼崩乐坏的,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,他只不过加了把火而已。
王彦摇了摇头,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,他鼓励商业,发展经济,就需要承担因此而带来的后果,如果百姓没有攀比之心,没有虚荣之感,商业也就发展不起来,织好的绸缎也就没人买。
物极必反,不追求利益,大家都做伪圣人不行,过分追求利益必然也不行,社会发展过程中,太激进和太保守,太左或者太右,都会出现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