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所以我(的做法)不一样。”顿了一下,苏舟扯出一抹清浅的笑,在刚运动完的此刻,更增添了几分不一样的爽朗,“我是舟·苏,你很好,我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吗?”
男孩子的友情,很多时候就是这么莫名其妙。
“……雷奥·施瓦茨,我不太喜欢别人叫我的姓氏。”
苏舟从他的包中又掏出一条崭新的汗巾,递给了雷奥:“雷奥,你出汗有点多,要不要用这条?新的,我从来没用过,我习惯多装一条。”
苏舟来到这里的第三天,他貌似多了一个新朋友,名叫雷奥·施瓦茨。
雷奥仿佛就是一个突破口,倒不如说,德国少年们本来也不像他们的邻居们那样,脑子里装的整天除了水还是水,如果不是身为一队的雷奥一开始对苏舟有明显的抵触情绪,他们大多人也不会一起跟着抵触一下。
第三天、第四天、甚至第五天的晚上,当基地的训练结束后,苏舟总是去了那个位于市区内的乒乓球俱乐部。
并且巴哈教练诡异的发现,每天主动和这个中国小子打招呼甚至一块约着吃午饭的队员们,越来越多了。
巴哈教练:“………”慢着,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,这才几天啊,他们之间的语言通吗?互相交流没障碍吗?这小子的亲和力也太可怕了吧?
机缘巧合下,周五的下午,巴哈教练正好听到了这个中国男孩和他的球员之间的交流。
“哈哈,舟,我们的‘调整’不是这么说的,你说的那个一般是用来去调整轮胎啊高矮啊,但我们从来没有和‘状态’一起用的啊哈哈哈哈哈!”
德语口音有些怪异的声音传来:“喂,伙计,慢点,说慢点,你上面那堆我能听懂的就没几个。”
“保罗,你英文好,过来教教我们牙牙学语的小baby!”
那个怪异的口音认真辩解道:“我觉得我的进步应该很快了,起码比小baby要好上一些,换个形容词,叫我小学生怎么样?”
那边又传来一阵大笑。
对于任何一个“外来者”而言,如果你不能用属于“当地人”的语言和他们交流,你永远无法融入那个圈子。
而当你有了实力、有力毅力、有了努力,并且待人真诚,为人幽默,别人有什么理由仍然会讨厌你呢?
而等到下周回国的尤利安,和苏舟一起早晨来到训练基地时……
他的队友a:“嘿!舟,早安!今天可要手下留情啊!…………啊阿茨特你回来了,早…?”
他的队友b:“舟,早安!………你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