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带来的红薯土豆等能够大规模种植,比稻谷还要能够容易存活的粮食作物。等到她培育出了适合这个时代气候的种子,便要让朝廷推而广之。
农耕文明的社会,这些红薯和土豆不知能够多养活多少人。诸多不适合栽种水稻的地方,也能够有了活下去的盼头。
而且还有棉花。
棉花对于在边关长时间作战的将士来说,实在是太重要了。
西疆冬季严寒漫长,冰雪千里,每年冬季都能够冻死极多的普通士兵。
保暖而实用的棉花,可以称得上是西疆将士的救命之物。
自遇见刘彻以后,她就把能够搜集到的培育战马的法子都给了他。如今培育战马的牧师诸苑,已经尽数开始培育新的良种马,在已有三十余万匹马的基础上,培育适合西疆战场的战马。
在如今的战争中,士兵的折损尚且不说,战马在西疆的耗损实在令人心惊。充足的战马储备,马具的改良,乃至于平时的护养,马病症的防治,都是乃至刘彻都需要关心的大事。
刘彻今日便跟卫青一行,来到了北苑,查看战马的培育境况。
卫青生『性』温厚宽仁,待人处事也多为他人着想。刘彻对卫氏大恩,对卫青的提携知遇之德,他心中只恨不得能够为刘彻肝脑涂地,效死以报。
刘彻派遣他去西南夷督办军事,他严明军纪,善待当地夷族,又配合官员整理了当地驻军,上下莫不赞之,刘彻也很是满意。
他们今日要来验看按照新的法子驯养的马匹耐力,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来一场比试。
卫青点了麾下羽林骑的数名男儿,与他们一起比试。
数十名羽林郎一齐冲出,在马场跑了将近半个时辰方回转。
经过驯养的战马,体型高大,体质结实,行动灵敏,马蹄小而坚实,骨骼粗重,肌肉发达。在急速奔跑了这么久之后,仍然有余力,耐力与速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。
卫青与诸多羽林郎回到刘彻身边,待诸多羽林郎皆下马饮水后,卫青安置好所有的马匹,方回到刘彻身边。
刘彻见了卫青,便示意身边的黄门给卫青递水,待卫青饮水后,便拍着卫青的肩膀笑道:“朕的建章监果然没有找错人,这群羽林郎在你手下,个个都是有真功夫的。卫青,你方才在马上的英姿,可是连阿姊都夸了的。”
在他们赛马的时候,平阳长公主也带着儿子来北苑选马。听闻刘彻也在,便也过来拜见。
卫青便过来与平阳长公主见礼。
他原本是平阳长公主府邸马奴,平阳长公主是他的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