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1章 答辩(4 / 7)

,先一条条来,你先阐述第一条吧。”

“好的老师,”李凡清了清嗓子后,道:“我的第一条论据是:陈寿修《三国志》,编《诸葛亮集》,在材料的取舍上是经过审慎斟酌的,但其均未将《后出师表》收录此中,此论据一也。”

卢世明立即反驳道:“李凡,陈寿修史编集对史料的取舍,确实像你说的那样,是经过审慎斟酌的。但是,《三国志》却不是完备详尽的。

为什么说不完备呢,咱们把《诸葛亮传》与《武帝纪》相较,前者显然简略的多。诸如伐吴、南征、八阵、渭南之战等理应明确详述的内容,他都一笔带过,或未作记载。

而且陈寿编《亮集》,主要是依据司马氏从cheng都接收运回luo阳的蜀汉政府档案,这个档案经公元264年钟会兵变后就已经不完整了。

所以啊,关于你的这个论据,我认为一经推敲便有破绽,你怎么看?”

李凡笑道:“我没看法,咱们继续。”

没看法?

这个回答着实出乎了诸位教授的意料,毕竟这几位教授平常和李凡有一定的接触,李凡也没少登门拜访,他们太了解李凡的思辨能力和口才了,这小子能把黑的说成白的,把死的说成活的,而此时直接来了一句没有看法,几个意思?

李凡见众位教授面面相觑,他则继续道:“我的第二条论据是:《后出师表》所说的很多事情与史实不合。

比如,它列数曹操的几次失利,如困于南阳、险于乌巢、危于祈连、僵于黎阳、几败北山、殆死潼关。其中,除南阳、乌巢、潼关的几次遇险史书有所记载外,另几次都没有确切依据!

又比如,《后出师表》中说刘繇、王朗各据州郡,连年不征不战,坐使孙策据有江东,这和史书记载的情形也不合。

这是论据二也!”

“我来解释这个,”王教授摸了一把胡子,道:“这可以解释为史书缺载或误载,在史学界,有无数的缺录和错误,这个是正常现象,想必你李凡也很清楚的。

而且,一个历史事件在当时和在后世会有不同的叫法,敌、我、友各方的称呼也可能不同。比如‘甲午战争’也被叫做‘日清战争’,还有些历史事件会被记录历史的人遗漏或有意回护不提到。

《后出师表》中提到‘逼于黎阳’这件事,很容易被认为指的是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,可原文中已提到了‘险于乌巢’,这明显是重复罗列……

李凡,经过理智地这么分析后,你的第二个论据,其实,摇摇晃晃站不住啊!”

最新小说: 从征服师娘开始无敌天下 嘉佑嬉事 反派渣爹:我的女儿都是大魔头 我们不一样番外-负鼠与布榖鸟的对决 捞尸人 都市艳福行 权色官途 肆虐韩娱 山村女人香 首富的炮灰怀孕男妻(娱乐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