录,一夜成名,从此天下谁人不识君】
吹完了小沈杨颜礼还不过瘾,又@了魔术师刘谦。
这位也是今年春晚爆红的人物之一,只不过没有小沈杨那么夸张而已,但同样人气火爆。
小沈杨之前虽然没几个粉丝,但因为是赵家班的人,微博之前统一邀请赵家班入驻,所以都做了认证。
而这个刘谦名气更低,微博粉丝还是三位数,也没有认证,还是春晚过后,微博连夜联系确认之后搞定的。
也因此,颜礼特意@了这位,帮他刷刷存在感,也好让微博更好的收割春晚流量。
除了春晚这个最大流量源,正值春节,不少明星通过微博向粉丝和观众拜年祝福,或者晒一些家庭春节日常云云,也给微博带来了不低的的关注。
不仅是明星,微博还开启了【晒出我家年夜饭】、【我在xx给你拜年了】、【东南西北大联欢】等活动。
鼓励用户参与分享自己的年节动向,同样极大的增加了平台活跃度和节日氛围。
名人明星和话题人物虽然是流量爆点,但绝对不能忽视普通用户。
新浪微客等公司,总是强调微博的战略前瞻性、功能多样性、明星大战略巴拉巴拉。
却忽略了微博一个很关键的优势,那就是微博的平台用户生态,一直相对健康,构建了一个相对包容和谐正面的环境。
这点看似不起眼,其实是很重要的。
在微博待久了的用户,习惯了微博相对舒适友好的氛围,再去玩别的平台,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一些不好的观感,选择离开。
反之,相对正常大众化的网友,在其他平台玩久了,甫一来到微博,很快就能感受到差距,进而成为微博的忠实用户。
用户生态、用户体验感、贴合用户需求……这些术语其实在互联网也不算什么稀罕词。
只不过,在眼下这个疯狂扩张的增量时代,很多互联网公司和平台不在乎这个,费那个劲,还不如多拉点新用户了。
等到市场开发的差不多,进入存量时代,拉新用户极难,才会开始内卷服务。
微博现在其实也没怎么深耕细挖,只不过稍微注意一些,比其他人多走那么两步,但就已经足够用了。
商业竞争,你不需要多厉害,只要比同行厉害就行了。
玩着玩着,就有人陆陆续续的过来拜年。
颜礼和老颜、张红他们时不时就出去迎迎,秦兰她们碰上认识的也露个面。
像颜礼老家兄弟,一般按老家的规矩办,进门到了正屋,对着正堂磕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