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而散,刘金银等着张月妥协,却没想到张月比她想的更果断。
她直接用身份证和苏程登记结婚了,只要了婆家包括三金在内十六万八的彩礼,摆酒宴的时候邀请了自己亲戚这边的七大姑八大姨,还邀请了苏程的妹妹苏巧和弟弟张阳。
所以刘金银夫妇是最后一个知道女儿结婚的,婆家没跟她们商议就结婚了。
知道这件事后已经是办完婚礼的第三天,气的差点脑溢血,却又不得不忍下了这口气。
他们倒是想闹去呢,但投鼠忌器啊!
张月就这样干了,他们又能做什么呢?
苏家还有个苏巧当他们儿媳妇,他们要是闹的难看,苏巧就能闹得张阳过不了日子,见天的在家里吵架打架,锅碗瓢盆摔的一地都是。
总之在这种类似于换亲的姻缘中,刘家输得一败涂地。
控制不了女儿继续当家里的血包,还必须去找女儿和解。
提出他们不会让女儿去补贴家里什么的,也希望女儿不要唆使苏程和苏家人怂恿苏巧搬空婆家补贴家里。
张月自然答应,她也不是真想将张家逼得过不了日子,她只是想自己能不被掣肘的生活,他们愿意妥协那就再好不过,反正主动权在自己手中。
自此以后,两家人才算是恢复了太平,各自过自己的日子。
张月了解苏巧的想法,苏巧了不了解张月是无所谓的,因为张月在这件事上很清醒。
她和苏程结婚过日子后在公婆的帮衬下过得还算幸福,同时也和公婆苏程都商量了,要钱自己挣,不要剥削小妹的钱来补贴家里,让小妹安宁的过她日子去。
媳妇发话了,苏程和苏家父母自然是听的,减少了向苏巧要钱的次数,张阳也感觉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松快了很多。
反而和姐姐姐夫来往的越加频繁,关系越加好。
日子就在双方家庭的心照不宣下过了下去。
——
偏僻的村寨中,一些穿着普通,但精神状态极好的村民都拥挤到了村长家门口。
难以想象都科技发展迅速的现在,还有这般原始的村落。
其实说原始也不尽然,只是没有小洋楼也没有钢筋混凝土灌注的现代房子,有的还是二三十年前比较常见的土房,一些土房的洞隙里还有蜜蜂钻来钻去。
他们简陋的房屋里更有现代化的仪器,比如电灯,电视机,电脑和手机,并不影响日常娱乐。
村里大约只有几十户居民,此时每家居民脸上都是一股的狂热信奉。
“村长呢,村长回来了没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