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

首页

第409章 提携李家成

的失误造成的。

对熬出头的人来说,磨难太有裨益,可磨难又可能将一个人彻底摧毁。

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玩具成品。一些客户纷纷上门要求索赔,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,见这情形扭头就走。

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,李嘉诚急如热锅中的蚂蚁,业中人常说:“不怕没生意做,就怕做断生意。”

维港厂正处在后一种情景中。

产品积压,没有进账,原料商仍按契约上门催交原料货款。

李家成上哪去弄这笔钱?他逼急了,就说:“我实在拿不出钱,你们把我人带走。”

原料商笑道:“你想得美?我们要你干什么?我们要的是钱!”

原料商扬言要停止供应原料,并要到同业中张扬李家成“赖货款的丑闻”。

这又是一道杀手锏。

墙倒众人推。

银行得知维港厂陷入危机,派职员来催贷款。

弄得焦头烂额、痛苦不堪的李家成不得不赔笑接待,恳求银行放宽限期。银行掌握企业的生杀大权,维港厂面临遭清盘的边缘。

维港厂只剩下半数产品品种尚未出现质量问题,开工不足,不得不裁减员工。部分被裁员工的家属上门哭闹,有的赖在办公室不走,车间和厂部没有片刻安宁。留下的员工人心惶惶,为维港厂的前途,更为自己的生计忧心忡忡。

那些日子,李家成的脾气不免暴躁,动辄训斥手下的员工。

全厂士气低落,人心浮动。

李家成回到家里,强打欢颜,担心母亲为他的事寝食不安。知儿者,莫过其母。母亲从嘉诚憔悴的脸色,布满血丝的双眼,洞察出维港厂遇到麻烦。母亲不懂经营,但懂得为人处事的常理。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,嘉诚走向社会,母亲总是牵肠挂肚,早晚到佛堂敬香祭拜,祈祷儿子平安。她还经常用佛家掌故,来喻示儿子。

母亲平静地说道:很早很早之前,潮州府城外的桑埔山有一座古寺。云寂和尚已是垂暮之年,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多了,就把他的两个弟子—一寂、二寂召到方丈室,交两袋谷种给他们,要他们去播种插秧,到谷熟的季节再来见他,看谁收的谷子多,多者就可继承衣钵,做庙里住持。云寂和尚整日关在方丈室念经,到谷熟时,一寂挑了一担沉沉的谷子来见师父,而二寂却两手空空。云寂问二寂,二寂惭愧地说,他没有管好田,种谷没发芽。云寂便把袈裟和瓦钵交给二寂,指定他为未来的住持。一寂不服,师父说,我给你俩的种谷都是煮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