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历史军事 >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> 第615章 子颂居燕一载矣

第615章 子颂居燕一载矣(2 / 4)

走,而没人给他们耕地,这帮子氏封贵族,很快弄到了一批佃农。

没错,佃农出现了。

这些氏封贵族是,通常三年有一个捐输名额,但他们的子嗣年岁普遍不够,或者没必要拿这么高的爵位。

便有人想个法子,跟归化人签订契约。

主家,也就是氏封贵族给他们捐输,摆脱奴籍,这些算是借给他们的钱,让他们成为归化人。

而归化人一般情况下只能租种公田,但公田的地租很贵。

基本上收成之后,就没有多少收入了。

而氏封贵族名下有一堆的空白户田票,氏封贵族就拿着这些户田票一并兜住归化人的种地,这样一来归化人就不用租公田,每年只需要给主家三成租子,外加两成当还钱的利息,并且接受主家的军事训练,成为主家的扈从。

将来上战场的时候,扈从是可以跟着捞军功的。

当然,想要当扈从,得跟主家同氏,换而言之这批归化人相当于脱离公家奴隶,成为雇佣制度下私人仆从。

而这种进步,辛屈是默认的。

原因也很简单,主家想要招揽的佃户,必然是主家能够看上眼的,要么身材高大,年轻体力好,要么就是忠心耿耿。

并且朝廷还能得到人口、税收,还不用花时间教导奴隶融入燕国的社会,简直就是无本买卖。

至于未来会不会出现大规模佃奴,辛屈只能说看天命。

毕竟后世会发生什么他哪里知道,但他大体是清楚,只要发动足够的人力和开发,中原轻松容纳两千万绝对不是问题。

要是还不够,还可以继续往外开拓。

趁着现在是温暖期,狠狠开拓。

当然,对于奴隶翻身这一套制度,子颂承认或许有点作用,但对于商族来说没必要,因为这是很典型的主体族群不够强势,而被迫做出的吸纳选择。

在他看来,如果辛屈是商族的王,他的这一套制度肯定推行不下去,毕竟各种习惯的人居住在一起,保不齐就得因为各种原因而犯冲。

别看燕国好像平静,但私底下的殴斗,子颂可没少看到。

人人尚武的结果就是,一言不合,兵戈相向。

他在通县附近闲逛的时候,就看到了七八起当街交战的画面。

结果一问才知道,很多同县的氏封贵族以前,可没少因为部落的事情结仇,现在被放在了邻村了,就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打起来。

比如水源、比如奴隶的优先配给,甚至还有因为赶集的时候,有人先来,有人后到,不满对方抢先拿到好摊位

最新小说: 杀敌换媳妇?我一人屠城! 你一小黄毛,咋就族谱单开了? 寒门书童:高中状元,你们卖我妹妹? 乱世荒年: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!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,还没有素质 咱家世代贼寇,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大唐: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开局怒喷扶苏,这个皇帝我来当! 大明:大孙朱雄英,老朱扶我春庭雪 臣妻多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