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历史军事 > 大明:哥,和尚没前途,咱造反吧 > 第一千零九章有人敢于出面作证?

第一千零九章有人敢于出面作证?(3 / 5)

些职能部门的设置便需慎重挑选主管之人,不仅要熟悉地方事务,更要清廉正直,真正为百姓谋福。”

朱瀚笑道:“此事不难,我会向皇兄建议,从六部及地方官员中遴选一批经验丰富、口碑极佳之人,予以考察后委以重任。同时,为避免有人敷衍了事,需设立考核制度,若民众满意,方能留任,若有懈怠,便即刻撤换。”

朱标连连点头,眸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:“皇叔,若能如此施行,大明百姓将会更加信赖朝廷,父皇也能高枕无忧。”

正说话间,一名锦衣卫快步而来,拱手道:“殿下,王爷,御史台魏大人求见。”

朱瀚略一沉思,随即笑道:“魏大人向来以直言敢谏著称,想必是听闻‘民情司’之事,特来建言。”

不多时,魏御史步入堂中,神色肃然地行礼道:“王爷,殿下,微臣素来敬佩二位为国为民之心,此番特来献上一策。”

朱标温和地道:“魏大人请讲。”

魏御史拱手道:“微臣以为,‘民情司’虽立意极佳,但若无实际考察,难免流于纸上谈兵。微臣建议,由殿下亲自巡视各地,听取百姓心声,如此方能真正知民疾苦。”

朱瀚闻言,微微颔首,目光深邃:“魏大人所言有理,百姓或许惧怕官员,但若太子亲自走访,必能拉近朝廷与百姓的距离。”他看向朱标,“标儿,此事你意下如何?”

朱标郑重道:“皇叔,愿亲自巡视各地,听取百姓所想,所愿,所盼,务使‘民情司’成为百姓的依靠。”

魏御史见状,拱手一拜:“太子殿下有此仁心,实乃百姓之福。”

朱瀚当即拍板:“此事不宜拖延,标儿,我们先拟定巡察路线,从京畿周边开始,逐步深入,最后推行至江南、湖广等地。”

三日后,晨曦微露,朱瀚与朱标一身便服,骑在马上,缓缓行进在通往昌平的官道上。

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稻香,沿途村庄炊烟袅袅,远处的田野中,农人正弯腰劳作,或挥锄翻土,或弯腰插秧,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。

朱标勒住马,环顾四周,轻声道:“皇叔,这昌平之地,确实物产丰饶,百姓勤劳,若非税赋沉重,他们的生活应当更为富足。”

朱瀚微微点头,目光扫过田间,见远处几个农妇正小心翼翼地提着竹篮,采摘新鲜的蔬菜,而几名孩童在田埂上追逐嬉戏,脸上虽带着笑意,却透出几分瘦弱与疲惫。

“标儿,看那田间的庄稼,虽长势良好,但农人的脸上却少了几分笑意。”朱瀚缓缓说道,眼中透着几分深思,“

最新小说: 大唐: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综穿之随心而为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,还没有素质 大明:大孙朱雄英,老朱扶我春庭雪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寒门书童:高中状元,你们卖我妹妹? 你一小黄毛,咋就族谱单开了? 开局怒喷扶苏,这个皇帝我来当! 咱家世代贼寇,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杀敌换媳妇?我一人屠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