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历史军事 > 大明:哥,和尚没前途,咱造反吧 > 第一千零八章 令寒舍蓬荜生辉

第一千零八章 令寒舍蓬荜生辉(4 / 5)

政务皆合民意。”

两人正谈论之际,一名侍卫疾步而入,拱手禀报道:“王爷、太子殿下,工部尚书李尚书求见。”

朱标神色一凛,朝朱瀚点了点头:“李尚书乃实干之臣,定是为‘民情司’扩建之事而来。”说罢,吩咐道:“快请!”

不多时,李尚书步入厅堂,拱手行礼后,直言道:“王爷、殿下,臣已奉旨主持‘民情司’的扩建事宜,经过多日商议,臣拟在江南、山东、湖广三地设立分司,派遣精干官员前往驻守,定期汇报民情。”

朱瀚目光一亮,抚掌道:“此乃上策,江南富庶,山东民风强悍,湖广地大物博,均是国之重地,若能率先推行,定可为日后推广至全国奠定基础。”

朱标沉吟片刻,问道:“李尚书,选派官员之事可有章程?此事关乎百姓福祉,不可懈怠。”

李尚书恭敬道:“殿下所虑极是。臣已拟定章程,选派官员皆须由户部、礼部、吏部三方共同考察,选出品行端正、熟悉民情之人。臣亦提议,在各地分司设立‘民言亭’,百姓可随时前往申诉,确保消息无阻。”

朱瀚闻言,朗声笑道:“李尚书果然周密,若有此‘民言亭’,百姓必定敢言直诉,朝廷方能决策得当。”

朱标亦满意地点头:“就依李尚书之策,尽快筹备推行,若有难处,可随时来报。”

李尚书拱手领命,满脸自信地告退而去。

当夜,朱瀚站在书房内,望着窗外繁星点点,心中思索着未来的布局。片刻后,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,朱标缓步走入,手持一封书信,神色略显激动。

“皇叔,这是江南官员急报,苏州一带已有百姓听闻‘民情司’之设,纷纷聚集,盼能早日开设,解决地方水患之忧。”朱标缓缓道,眼中闪烁着光彩,“可见此举已得人心。”

朱瀚闻言,嘴角微微扬起,轻叹道:“民之所向,政之所依。此事越早越好,标儿,你亲自起草一封奏章,向陛下请旨加快进度,同时派遣专员南下,先行探查情况。”

朱标欣然领命,当夜便挥毫疾书,第二日清晨,便遣人将奏章送入宫中。

数日后,御书房内,朱元璋细细翻阅奏章,脸色严肃而专注。他放下奏折,沉思片刻后,对身旁的刘伯温说道:“朕本以为‘民情司’不过是小打小闹,不曾想,竟能如此迅速收效,看来瀚弟与标儿确实用心。”

刘伯温微微一笑,拱手道:“陛下,瀚王爷与太子殿下胸怀宽广,真正关心百姓疾苦,实乃国之栋梁。微臣以为,‘民情司’若能推广至全国,必能为我大明

最新小说: 大唐: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咱家世代贼寇,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开局怒喷扶苏,这个皇帝我来当! 我,大唐首富,李二想嫁女儿想疯了 综穿之随心而为 你一小黄毛,咋就族谱单开了? 大明:大孙朱雄英,老朱扶我春庭雪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,还没有素质 寒门书童:高中状元,你们卖我妹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