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2章 大明的忠臣!(3 / 5)

吾乡,你们只要心中记住自己是个汉人,是大明的子民,去哪里都是为国效力。”

朱瀚要打破的,是人心中‘家’的概念叶落归根的道理,朱瀚懂,他也愿意给大家叶落归根的机会。

可是,在死之前,哪里用得着把目光都盯在大明本土?

非得流放才能让他们去外面吗?

这样不行,朱瀚得让更多的学士到海外去。

文化,是统治一个地方的根本,传承数百年的四书五经,只要传播出去,就可以起到很好地效果。

再说,朱瀚打下那么多海外土地,他不是为了掠夺,而是为了经营,将其真正变成大明的土地,这其中文化的入侵必不可少。

这些学士自愿前往海外,只要做出一定的功绩,就可以从海外把人调到大明本土继续为官,这种官员的选拔模式,将会成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流,这些学士如果想继续留在本土,一辈子或许都没有实现抱负的机会。

朱瀚把这些话告诉在场的学士后,他们顿时就慌了。

到海外为官,在提拔的时候十几个人里面选一个人,可如果留在大明本土,将会是几百个人里面选一个,这其中的晋升难度会有多大,任何人都想得明白。

怎么选?

大理寺的这一百三十多位学士,顿时觉得自己左右为难起来。

有学士想自己主动站出来去海外,可看到周围没有人动,也认为自己和同窗坚持这么多天了,现在去海外,是不是会被周围的同窗骂成叛徒,想想自己以后还要跟着他们同朝为官,就这么当了‘叛徒’,以后自己会举步维艰。

干脆,算了吧。

下次再找机会。

朱瀚见这些人都无动于衷,笑了笑:“好,人各有志,我虽然是大明的英王,但也不会强迫你们,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,希望你们好自为之。”

说完,朱瀚头也不回的离开,留下一众学子站在原地凌乱。

紧接着,朱瀚去了另外一个学士、学子们聚集的地方,然后把他在大理寺说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。

这些话虽然谈不上什么高谈阔论,但却很务实,朱瀚说的都是大明接下来的国策,开科取士也会影响到学士、学子们接下来的命运,话已经说的很透彻,学士、学子们如何选择,那就不是朱瀚能左右得了的了。

……

北平府。

作为前朝蒙元的国都,北平府的读书人还是非常多的,加上朱瀚和朱元璋想要让朝堂官员的祖籍达到一个均衡,所以在开科取士的时候,朱瀚和朱元璋下意识的会增加一些北方

最新小说: 你一小黄毛,咋就族谱单开了? 咱家世代贼寇,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大明:大孙朱雄英,老朱扶我春庭雪 开局怒喷扶苏,这个皇帝我来当! 寒门书童:高中状元,你们卖我妹妹? 臣妻多娇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,还没有素质 大唐: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杀敌换媳妇?我一人屠城! 乱世荒年: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!